不良臣(科举) 第113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谢良臣叹口气,打算在广西多留两天,等查访清楚,看着陈良私底下有没有做太过分的事,再行处置不迟。

  第二日,谢良臣派了谢安带人悄悄去民间暗访陈良口碑,自己则走明路去了巡抚衙门,亲自查看衙门事务。

  陈良今日似乎是醒了酒,又恢复到了当日在城外迎接他时的样子,谢良臣问他衙门中的事务,他几乎都能对答如流,无一点迟疑,显然理政能力确实不错。

  广西境内如今道路十分发达,又兼有钦州的海港和通往广东的商路,所以贸易量年年增加。

  同时因为沿海百姓们大多已经置换过了房屋,所以如今飓风灾害也不甚严重,百姓生活已是一年好过一年了。

  陈良到此任职已有一年多,几乎延续了本地原有的民生政策,甚至他还继续广开商路,使广西大有赶超隔壁省份的趋势。

  谢良臣放下簿子,对于陈良的民政工作他挑不出错,只是对于本地教育有些疑问。

  “陈大人,我记得学部要求地方各省、府都需开办新学,为何广西境内却未见开办?”谢良臣开口道。

  “丞相有所不知。”陈良放下茶盏,“丞相当初在钦州为官时曾办有一所农学和工学,里头教授的内容与学部要求的几乎重合,下官也就未再献丑了。”

  谢良臣听他说完,立刻就挑了眉头。

  如陈良所说,因为当初他在钦州办的工学和农学时间已久,培养了不少人,所以当初他在徐州试点开办新学的时候,就有不少钦州学子通过入学考试被录取了。

  如此一来,两院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渐渐也成了广西有名的书院,甚至比之钦州州学也不差。

  所以陈良便直接以此上报给了学部,表示广西省内多数有意向去学习机械、理工的人,如今都去钦州两院上学,若再办其他教育学府,完全是浪费钱而已,以此两学交了差。

  这话表面听来像是在夸谢良臣原本的工学和农学办得好,但仔细一想就知这是推脱之言。

  实际就是陈良不愿意办新学,觉得这不是正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