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108节(6 / 7)
原本江尚书还想着自己恐怕再无上位之机,可如今见谢良臣这般跋扈,又觉得或许事情还有转机,开始在心中盘算起来。
不管他们如何想,谢良臣却没打算停下自己的脚步。
如今不管是融安帝也好,两宫太后也好,他们之所以忌惮自己,不外乎就是因为如今时局未稳,战乱未平,他们若是擅动,恐怕立即便会有性命之忧。
等他朝小皇帝成年亲政,羽翼渐丰,恐怕很快便会想办法除掉自己。
所以谢良臣既是迈出了这一步,便没打算收手。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将郭要的军队武装起来,这个好办,工部的震天雷已经开始批量发往前线,而突火/枪也开始生产铸造,用不了多久,郭要的所领的军队就会成为国中的战力天花板。
其次,他还需将全国大势控制在自己手中,而最好的抓手还是土改法。
由于朝廷已经下了正式的命令,因此所有违抗政策的地方豪强都被打成了叛逆。
国中拥护土改法的农民极多,但是却缺少组织调动,于是谢良臣直接派了人往地方,令其领导百姓斗争,将土改之法彻底推行下去。
为此,他还发了“集贤令”,召集拥护土改之法的有志之士,不拘其出身,只要在地方上成绩突出,谢良臣都不吝于嘉奖,直接授官。
除此之外,打仗也需要钱,他便开放了海禁,以商税补之。
至于西北原来陆上贸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先把路打通,但是因为资金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如今尚无法立刻解决。
所以谢良臣只能以盐引为诱饵,让内陆的客商尽量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出国做生意,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桩桩件件事皆不容易,谢良臣每天都很忙,可即便如此,他也还要时不时的去地方出差。
“夫君你放心去吧,穗儿在家会照顾好我的。”盛瑗站在门口为他送行。
↑返回顶部↑
不管他们如何想,谢良臣却没打算停下自己的脚步。
如今不管是融安帝也好,两宫太后也好,他们之所以忌惮自己,不外乎就是因为如今时局未稳,战乱未平,他们若是擅动,恐怕立即便会有性命之忧。
等他朝小皇帝成年亲政,羽翼渐丰,恐怕很快便会想办法除掉自己。
所以谢良臣既是迈出了这一步,便没打算收手。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将郭要的军队武装起来,这个好办,工部的震天雷已经开始批量发往前线,而突火/枪也开始生产铸造,用不了多久,郭要的所领的军队就会成为国中的战力天花板。
其次,他还需将全国大势控制在自己手中,而最好的抓手还是土改法。
由于朝廷已经下了正式的命令,因此所有违抗政策的地方豪强都被打成了叛逆。
国中拥护土改法的农民极多,但是却缺少组织调动,于是谢良臣直接派了人往地方,令其领导百姓斗争,将土改之法彻底推行下去。
为此,他还发了“集贤令”,召集拥护土改之法的有志之士,不拘其出身,只要在地方上成绩突出,谢良臣都不吝于嘉奖,直接授官。
除此之外,打仗也需要钱,他便开放了海禁,以商税补之。
至于西北原来陆上贸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先把路打通,但是因为资金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如今尚无法立刻解决。
所以谢良臣只能以盐引为诱饵,让内陆的客商尽量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出国做生意,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桩桩件件事皆不容易,谢良臣每天都很忙,可即便如此,他也还要时不时的去地方出差。
“夫君你放心去吧,穗儿在家会照顾好我的。”盛瑗站在门口为他送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