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77节(2 / 7)
他们说的不是别的,正是西北的旱灾。
按蔡占和所言,他并不看好林大人此去能发挥什么作用,因为凡水利工程,都是极耗时间及银钱的。
此刻挖渠来不来得及就不说了,就是他们想要此刻亡羊补牢,朝廷这些钱拨下去,有多少能落到实处,又有多少被侵吞,这都是未知数。
谢良臣也做此想。因为平顶村及附近的村庄这几年都渐渐通了水渠,这其中要做哪些事,又各自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他太清楚不过了。
所以两人讨论的便是减灾失败之后,朝廷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接近
“如今国库空虚, 若是西北真旱情严重,恐怕只能从江南调钱米入京,并再加赋税。”蔡占和沉吟道。
大融的国库空虚并不是自本朝起, 而是前朝时就已经初现了端倪。
至于原因,自然是朝廷收入来源单一,大头几乎全靠国中百姓务农即不甚发达的贸易,而先帝又常出巡,所以耗费不少。
除此之外,各位王爷与官员们互相勾结, 在地方税收上中饱私囊,他们越来越有钱,国库却是越来越空虚。
如今大融的赋税已经很高了, 尤其是对农户的佃租上,若是还要继续加, 那大半百姓真就只能吃糠咽菜,而土地贫瘠点的地方,可能还得靠挖野菜度日。
谢良臣也觉得不能再加赋税,不仅如此, 朝廷还应该尽快找其他办法开源挣钱。
“可惜如今朝廷对海贸仍是打压的态度, 虽是解了海禁, 但每年出海的商船实在是不多,要是海贸能发展壮大, 从商户头上抽的税就能更多了。”谢良臣也跟着叹口气。
要说以前,本朝对于海贸虽不如前世的宋朝繁盛, 但也没完全闭关锁国, 而是有点任起发展的意思。
↑返回顶部↑
按蔡占和所言,他并不看好林大人此去能发挥什么作用,因为凡水利工程,都是极耗时间及银钱的。
此刻挖渠来不来得及就不说了,就是他们想要此刻亡羊补牢,朝廷这些钱拨下去,有多少能落到实处,又有多少被侵吞,这都是未知数。
谢良臣也做此想。因为平顶村及附近的村庄这几年都渐渐通了水渠,这其中要做哪些事,又各自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他太清楚不过了。
所以两人讨论的便是减灾失败之后,朝廷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接近
“如今国库空虚, 若是西北真旱情严重,恐怕只能从江南调钱米入京,并再加赋税。”蔡占和沉吟道。
大融的国库空虚并不是自本朝起, 而是前朝时就已经初现了端倪。
至于原因,自然是朝廷收入来源单一,大头几乎全靠国中百姓务农即不甚发达的贸易,而先帝又常出巡,所以耗费不少。
除此之外,各位王爷与官员们互相勾结, 在地方税收上中饱私囊,他们越来越有钱,国库却是越来越空虚。
如今大融的赋税已经很高了, 尤其是对农户的佃租上,若是还要继续加, 那大半百姓真就只能吃糠咽菜,而土地贫瘠点的地方,可能还得靠挖野菜度日。
谢良臣也觉得不能再加赋税,不仅如此, 朝廷还应该尽快找其他办法开源挣钱。
“可惜如今朝廷对海贸仍是打压的态度, 虽是解了海禁, 但每年出海的商船实在是不多,要是海贸能发展壮大, 从商户头上抽的税就能更多了。”谢良臣也跟着叹口气。
要说以前,本朝对于海贸虽不如前世的宋朝繁盛, 但也没完全闭关锁国, 而是有点任起发展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