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364节(5 / 7)
檀邀雨即没点头,也没摇头。朝中大臣此次也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竟都要求封景穆太子的遗腹子拓跋浚为新太子。可拓跋焘却迟迟未下诏,以至于不少人开始揣测,是不是陛下心中的太子人选有变。
然而檀邀雨却不这么觉得,她柔声道:“大臣们上书请封皇孙为太子,是尽他们为臣的本分,储君早定,确实有利于朝堂稳固。可陛下……您虽为北魏的皇帝,却也是浚儿的祖父,他才失了父亲,至少让他母亲再多陪他一段时日吧。”
北魏有去母留子的旧俗。一旦皇子中有人被选定为储君,他的亲生母亲就会被赐死,转而由保母代为抚养。
此举虽能有效地防止外戚干政,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是再铁血无情的暴君,都无法割舍对母亲的孺慕之情,此乃人之天性。
拓跋焘敬重窦太后,一方面是念及其养育的恩德,一方面也是将无法给亲生母亲的孝全都转嫁到了窦太后身上。
这种隐秘的思念,拓跋焘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却瞒不过养育他的窦太后。
就连檀邀雨,也是在拉拢了窦太后的弟弟后,从他口中得知了此事。
第七百八十六章 、知己还是知彼
满朝文武都在催促拓跋焘,催促他下旨封皇孙为太子时,拓跋焘却无法将自己的私心道出。
对景穆太子的愧疚转化成了对小皇孙的偏爱,让他不忍心在此时就夺其父母。
在拓跋焘看来,檀邀雨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却一言不发地帮他解决了问题。
只要盈燕顶了“保母”之职,便等于帝后都明确了态度。无论旁人再如何猜疑,拓跋浚未来的太子之位都等于是稳了。
“朕从前不懂文臣们说的红袖添香,心有灵犀究竟是何种滋味,如今却是懂了。”拓跋焘拉起檀邀雨的手,“朕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你早入宫,从此并肩至白头。”
檀邀雨看着两人相牵的手,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念头,幸好今日嬴风不在,否则拓跋焘这手腕又要痛上几日了。
哪有那么多心有灵犀?不过是有心算无心。真若有人处处合你心意,那才是当真要提防的人。
↑返回顶部↑
然而檀邀雨却不这么觉得,她柔声道:“大臣们上书请封皇孙为太子,是尽他们为臣的本分,储君早定,确实有利于朝堂稳固。可陛下……您虽为北魏的皇帝,却也是浚儿的祖父,他才失了父亲,至少让他母亲再多陪他一段时日吧。”
北魏有去母留子的旧俗。一旦皇子中有人被选定为储君,他的亲生母亲就会被赐死,转而由保母代为抚养。
此举虽能有效地防止外戚干政,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是再铁血无情的暴君,都无法割舍对母亲的孺慕之情,此乃人之天性。
拓跋焘敬重窦太后,一方面是念及其养育的恩德,一方面也是将无法给亲生母亲的孝全都转嫁到了窦太后身上。
这种隐秘的思念,拓跋焘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却瞒不过养育他的窦太后。
就连檀邀雨,也是在拉拢了窦太后的弟弟后,从他口中得知了此事。
第七百八十六章 、知己还是知彼
满朝文武都在催促拓跋焘,催促他下旨封皇孙为太子时,拓跋焘却无法将自己的私心道出。
对景穆太子的愧疚转化成了对小皇孙的偏爱,让他不忍心在此时就夺其父母。
在拓跋焘看来,檀邀雨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却一言不发地帮他解决了问题。
只要盈燕顶了“保母”之职,便等于帝后都明确了态度。无论旁人再如何猜疑,拓跋浚未来的太子之位都等于是稳了。
“朕从前不懂文臣们说的红袖添香,心有灵犀究竟是何种滋味,如今却是懂了。”拓跋焘拉起檀邀雨的手,“朕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你早入宫,从此并肩至白头。”
檀邀雨看着两人相牵的手,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念头,幸好今日嬴风不在,否则拓跋焘这手腕又要痛上几日了。
哪有那么多心有灵犀?不过是有心算无心。真若有人处处合你心意,那才是当真要提防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