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已到 第139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是否定了笔迹,但也确定了传信之人是谁了。

  衡玉思忖道:“他此时必然已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他此番入京,未必只是看戏这么简单吧?”

  选在圣人千秋节召萧牧入京之际,若说没有分毫谋算,自不可能。

  萧牧拿起那信纸:“他既送信来此,可见合作之心不消,也是认定了我此行前去京师不会有好结果——”

  固才有所谓“静待好戏”一说。

  看着他将信纸投入脚边的炭盆中,衡玉道:“再者,于他而言,浑水才好摸鱼……入京后,侯爷还当与其尽早见上一面,依情形来决定是否要表明身份。”

  劝不劝得住另说,但关系局面会相对明朗一些,无论对方最终是何决定,至少也算知己知彼,不至于误伤——而单方面的隐瞒,往往意味着遗憾发生时难以补救。

  明白她的用意,萧牧看着那燃成灰烬的信纸,点了头。

  衡玉抬手倒了两盏热茶,热气袅袅升腾着。

  二人身后的窗半开着,雨珠急急如线,雨雾里弥漫着初春的潮寒。

  天色渐暗,直至夜半,雨水方歇,夜空之上蒙着的乌云如轻纱般随风缥缈散去,让几颗零星的星子得以显现。

  翌日天色放晴,清晨时分,马蹄踏着微湿的青石板路,继续向前赶路。

  赶路总是枯燥的,马车一路颠簸,什么都不做,难免觉得时间难熬。

  于是第二日,衡玉和顾听南坐进了萧夫人的马车里,几人玩起了牌来。

  奉命跟在马车旁的王副将坐在马背上,听见马车内传来的洗牌声响,不由眼角一抽——竟还不是叶子牌,而是在推牌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