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194节(2 / 7)
毕竟佛门修行最有魔障之说,也多得是什么诸菩萨降伏魔鬼的故事。
比如《大宝积经》,里面提出了,于求者所起亲眷属想,于四摄法起摄取想,于无边生起出离想。应当如是生是三想。复有三想。除贪欲想、除瞋恚想、除愚痴想,生是三想。
此经上便也有说三毒三苦,成佛之道,倒是和清净经一法二说,佛道不同,但是思想是相通的。
第295章 莲子重生
李郸道研究经文,静讼清净经文,又拿笔写“静”字。
这个办法还是大梦千年,读书读到心烦的时候用的,写上十几个静字,自然也就慢慢静下来。
这是心理暗示。
佛经,道经,诸子百家经典,都有答案,但是大道理哪个不懂几个?能做到却是难的。
泛泛而谈,谁都会的。
再次沉入心湖,湖水已经平复下来,虽然不复清澈见底,而是那种幽深的,更加叫人感觉水下有巨怪一般,但好在不是混浊的泥沙一般的湖水。
李郸道深潜入底,还是看到那部魔经,只不过已经收敛了。
诸多其他经文,李郸道所修持的功行,终究还是发挥了作用。
人都有阴暗面的,但也是有善心的,阴阳对立,非黑即白是行不通的。
不过克己就是修行,李郸道理解的修行,追求逍遥,不是肆意妄为,而是自身德行合乎天地之道,自此便可随心所欲。
“克制不是灭绝,得情而忘情,若真要绝六欲,我自认是做不到……”
↑返回顶部↑
比如《大宝积经》,里面提出了,于求者所起亲眷属想,于四摄法起摄取想,于无边生起出离想。应当如是生是三想。复有三想。除贪欲想、除瞋恚想、除愚痴想,生是三想。
此经上便也有说三毒三苦,成佛之道,倒是和清净经一法二说,佛道不同,但是思想是相通的。
第295章 莲子重生
李郸道研究经文,静讼清净经文,又拿笔写“静”字。
这个办法还是大梦千年,读书读到心烦的时候用的,写上十几个静字,自然也就慢慢静下来。
这是心理暗示。
佛经,道经,诸子百家经典,都有答案,但是大道理哪个不懂几个?能做到却是难的。
泛泛而谈,谁都会的。
再次沉入心湖,湖水已经平复下来,虽然不复清澈见底,而是那种幽深的,更加叫人感觉水下有巨怪一般,但好在不是混浊的泥沙一般的湖水。
李郸道深潜入底,还是看到那部魔经,只不过已经收敛了。
诸多其他经文,李郸道所修持的功行,终究还是发挥了作用。
人都有阴暗面的,但也是有善心的,阴阳对立,非黑即白是行不通的。
不过克己就是修行,李郸道理解的修行,追求逍遥,不是肆意妄为,而是自身德行合乎天地之道,自此便可随心所欲。
“克制不是灭绝,得情而忘情,若真要绝六欲,我自认是做不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