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7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齐书》记载,北齐大臣卢叔武在乡时“有粟千石”,每至春夏时节“乡人无食者,令自载取”,到了秋天大家用收成归还,“岁岁常得倍余”。

  说明普遍利息在一倍作用。

  所以李宝京把“出息五百”说是低息借贷。

  李郸道摇摇头:“太高了。”

  “那应该多少?”李福成不可思议的道,哪里有人放贷,还嫌利息高的。

  “再低一些,低到两分。”

  月息两分在现代也算高息了,现代法律支持的最高利率就是年利率百分之三十六了,也就是月息三分。

  “两分?只怕借出去了,咱们家就要死。”李福成冷笑:“泾阳县最大的几家借贷就是陈氏宗族,还有其他的一些大族,基本都是出息五百到倍息偿还,你说两分难道就能两分?”

  宋朝王安石变法就有这么一条,低息贷款,触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致使成为变法的阻力,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低息的青苗贷也就被废了。

  资治通鉴里写的:“贫者必取于豪右之家,而有倍蓰之息”。

  “蓰”指的是五倍,“倍蓰之息”指的是一倍至数倍,尤甚于“倍称之息”。

  可见封建贵族的很大一项经济来源就是放高利贷,其实不止是封建贵族,还有道观,寺庙,都喜欢放贷。

  李郸道要是破坏规则的话,只怕也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出息五百已经很低了,不能再低了。”李宝京道。

  李郸道暗中叹息一声,如此规则,百姓如何不苦?只得点头:“三十万钱放出去,希望有些效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