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金枝 第141节(2 / 7)
李澄听完他的话,不由得冷笑:“我是有私心又如何?难道大哥你的决定,就是正确的吗?我们推翻了萧家的江山,如今,却又要立萧家的子孙为帝。你觉得,这人若是在日后荣登大宝,他会将我们视为安良除暴的忠臣,还是虎视眈眈的奸佞,欲除之而后快?”
“大哥,你这是天真,是愚忠!”
闻言,宋颐的脖颈青筋迭起。他道:“可你还记得吗?我们是萧家的臣子!你这样,是不忠,是不义!”
李澄反驳:“难道任由萧家将天下祸害得民不聊生,便是忠义了吗?”
……
那次的争执,发生在他们攻进长安的前一晚。
翌日子时,是他孤身带着将士们,和长公主里应外合,击败敌军,将太极宫的末帝俘获。
他手里的陌刀锋锐,架在末帝的脖颈上,折射出来的寒光,映出他冷硬的脸庞。
他说:“陛下,做个抉择罢?”
“李澄,你这个乱臣贼子,终将不得好死!”也许是知道大限将至、无力回天,末帝在他的要挟之下,目眦欲裂地怒骂以后,到底认命,颤巍巍地提起紫毫笔,写下了禅让的诏书。
于是他就持着那封诏书,于太极宫称帝。
之后得知此事的宋颐,再不情、再不愿,也不得不随着众人,俯首称臣。
破碎的山河从此平定。
可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却在无形之中,裂开缝隙。
尽管宋颐还是会同旁人一般,恭敬地称呼他为陛下。
↑返回顶部↑
“大哥,你这是天真,是愚忠!”
闻言,宋颐的脖颈青筋迭起。他道:“可你还记得吗?我们是萧家的臣子!你这样,是不忠,是不义!”
李澄反驳:“难道任由萧家将天下祸害得民不聊生,便是忠义了吗?”
……
那次的争执,发生在他们攻进长安的前一晚。
翌日子时,是他孤身带着将士们,和长公主里应外合,击败敌军,将太极宫的末帝俘获。
他手里的陌刀锋锐,架在末帝的脖颈上,折射出来的寒光,映出他冷硬的脸庞。
他说:“陛下,做个抉择罢?”
“李澄,你这个乱臣贼子,终将不得好死!”也许是知道大限将至、无力回天,末帝在他的要挟之下,目眦欲裂地怒骂以后,到底认命,颤巍巍地提起紫毫笔,写下了禅让的诏书。
于是他就持着那封诏书,于太极宫称帝。
之后得知此事的宋颐,再不情、再不愿,也不得不随着众人,俯首称臣。
破碎的山河从此平定。
可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却在无形之中,裂开缝隙。
尽管宋颐还是会同旁人一般,恭敬地称呼他为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