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115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媳妇的枕边风下,潘天安也生出了要尽快将人赶出去的念头。

  林知言可不在乎潘如萍母女会落得什么处境,在他的催促和安慰下,老师直到办好所有手续,买了车票登上去首都的火车,都没有提起要在临走之前去看一看薛明丽。

  等上了火车后,林知言看着老师过于平静的面容,又不免替他心酸。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就是如此吧?

  未免潘如萍母女不死心,再跑来首都纠缠老师,刺激老师,林知言还联系了那位市长叔伯,请他帮一下忙。

  最好时不时的让人给潘如萍和薛明丽找点麻烦,让她们再也抽不出精力,跑到首都这边搞事。

  在潘如萍和薛明丽焦头烂额之际,林知言终于带着老师踏上了首都的土地。

  林知言倒是还好,对重回首都没什么复杂感慨。

  反倒是薛安桢,看着跟二十年前有着不小变化的首都,面露复杂之色。

  也是这时候,林知言才知道,原来老师的老家就是首都这边的。

  在建国前,能供应家族子弟出国留学的,可想而知老师所在的薛家也是大户人家。

  只是薛家身处首都,先后遭到了军阀盘剥和战争波及,很快就落魄了下来。

  薛家的子嗣又历来稀少,老师那一辈儿更是只有他和他兄长二人。

  在老师出国留学不久,日寇开始侵扰华北地区,不知何时秘密加入红党组织的薛家兄长,就开始参加抗日。

  可惜薛家兄长时运有些不济,于日寇宣布战败之前,在一场战争中意外牺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