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6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放在十年前,任他如何想,也无法相信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发展到这个程度。

  虽说这是无数革命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更主要的还是有林知言这个堪称全能的科学家的存在,才让他们根据地的发展速度犹如插上了翅膀一般。

  这三十万川军既然已经来了他们这里,于之润等人就没打算再让他们回归国民政府。

  既然跟着红党也能过上好日子,相信面对红党的招揽,这些川军肯定不会拒绝。

  虽然想要招揽川军,现在却不是时候,于之润决定还是先帮川军熟悉新式武器,尽快让他们赶往东三省抗战为要。

  经过十多天的换装修整后,三十万川军带着充足的武器和干粮再次向北进发,跟着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二十万工农革命军。

  东三省那边的情况随着日寇不断增兵,愈发危急。

  王蕴蒲和林知言等人在那边支撑的也颇为辛苦,已经数次跟党中央发来电报寻求兵力上的支援。

  党中央倒是想要多派点部队过去,只是他们还要面对申凯正的围剿,无法抽调出更多的人手。

  如今有了这三十万川军加入,总算大大缓解了红党兵力不足的困境。

  由于张少帅带领的东北军撤退的过快,此时的东三省哪怕还有数万工农革命军在拼命抵抗,依旧有大半国土直接沦陷。

  王蕴蒲和杨继生率领战士们在辽宁吉林一带浴血抗战,林知言则在后方加快兵工厂的扩建和生产恢复工作。

  在数万熟练工人的帮助下,从奉天兵工厂搬过来的机器很快被重新组装好,磐石兵工厂的产能终于进入了爆发期。

  有着充足武器供应的工农革命军,在跟日寇战斗之余,还不忘收拢那些未能撤往关内的东北军残军,不断壮大自身。

  及至三十万川军和二十万红党战士赶至东北时,王蕴蒲部的规模经过两个多月的发展,已经由八万扩大至十五万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