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64节(2 / 7)
他在东北大山里的那座兵工厂现在虽然也能产出武器弹药,但因为人手和生产设备不足,产能一直提升不上来。
如果有这数万名产业工人,再有新的机器设备加入的话,今后整个东北抗日的枪支弹药供给就不需要再担心了。
林知言只要求杨继生尽可能的将兵工厂的武器和工人设备带走,却并未打算占据这座兵工厂。
至于为何不直接占了,并非林知言不想,而是此时的工农革命军的兵力根本不够。
哪怕王蕴蒲带了近万的老兵队伍过来,来到东北后还不停的训练新兵,再加上东北原有的数万游击队,他们所有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够日寇的半数。
就这么点兵力,想要抵挡日寇二十多万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
林知言也想过直接占了兵工厂,但在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这座兵工厂肯定会是日寇的重点目标,为了争夺兵工厂,日寇必定会不惜死战,到时候免不了会有很大的伤亡,林知言可舍不得让战士们为此付出生命。
只要把里头的武器和设备都搬走,再把工人也带走,只留下个空壳,这工厂给了日寇又何妨。
等他们积蓄够了力量,早晚有一天会将工厂重新夺回来,将日寇彻底赶出东三省。
杨继生带兵尚未赶到奉天兵工厂,在半路上就跟同样赶往兵工厂的一队日寇迎面碰上。
发现对方的兵力比自己少很多,杨继生二话不说就直接跟对方干了起来。
日寇习惯了东北军的窝窝囊囊,刚碰到杨继生这帮士兵的时候,还以为是东北军的人,便没太放在心上。
哪知道还不等为首的日寇开口将人喝退,就遭到了杨继生的子弹攻击,直接一枪毙命。
接下来自然是一场大战。
↑返回顶部↑
如果有这数万名产业工人,再有新的机器设备加入的话,今后整个东北抗日的枪支弹药供给就不需要再担心了。
林知言只要求杨继生尽可能的将兵工厂的武器和工人设备带走,却并未打算占据这座兵工厂。
至于为何不直接占了,并非林知言不想,而是此时的工农革命军的兵力根本不够。
哪怕王蕴蒲带了近万的老兵队伍过来,来到东北后还不停的训练新兵,再加上东北原有的数万游击队,他们所有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够日寇的半数。
就这么点兵力,想要抵挡日寇二十多万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
林知言也想过直接占了兵工厂,但在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这座兵工厂肯定会是日寇的重点目标,为了争夺兵工厂,日寇必定会不惜死战,到时候免不了会有很大的伤亡,林知言可舍不得让战士们为此付出生命。
只要把里头的武器和设备都搬走,再把工人也带走,只留下个空壳,这工厂给了日寇又何妨。
等他们积蓄够了力量,早晚有一天会将工厂重新夺回来,将日寇彻底赶出东三省。
杨继生带兵尚未赶到奉天兵工厂,在半路上就跟同样赶往兵工厂的一队日寇迎面碰上。
发现对方的兵力比自己少很多,杨继生二话不说就直接跟对方干了起来。
日寇习惯了东北军的窝窝囊囊,刚碰到杨继生这帮士兵的时候,还以为是东北军的人,便没太放在心上。
哪知道还不等为首的日寇开口将人喝退,就遭到了杨继生的子弹攻击,直接一枪毙命。
接下来自然是一场大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