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52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听过那位同学教他唱的国际歌后,周安泰当即想到了那天晚上,在带他去找林二叔的路上, 林知言似乎也哼起过同样的旋律。

  发现林知言很可能跟自己一样都受到红色思想的影响, 周安泰就再也坐不住了, 拿着那本快要被他翻烂了的红党宣言直接跑来找林知言。

  想到两人在中学的时候便志同道合,如今哪怕不在一处念书,竟也成了有着同样理想的革命同志,周安泰心中就一阵高兴。

  对于周安泰邀请他参加在两天后举办的组织内讨论会一事,林知言想了想,没有拒绝。

  对现今余州党组织的发展情况,他心里其实还是挺好奇的。

  真正去了之后,林知言才发现这次的思想讨论会开的别有生面。

  余州党支部的组织者叫张培延,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对方并没有让参会的多位成员聚在一间小房子里开会,而是直接带着大家去了余州的南城区和北城区。

  余州自来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划分。

  他们这些青年学生既然能读得起大学,虽说不上全都出身富贵,却也没人在南北这两个贫民聚居区生活过。

  十二月初的余州已经非常寒冷,狭窄肮脏的南城街道上,到处都是骨瘦如柴,衣着破烂的乞丐。

  不只是乞丐,便是路上的行人也各个面黄肌瘦,单薄的衣服上头满是补丁。

  寒风一吹,只能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看着那些头发脏乱如稻草一般,跪在地上向路过的行人祈求施舍的乞丐,以及走路摇摇晃晃,神情麻木的行人,哪怕林知言这个自诩见多识广的穿越者,也不由心生触动。

  他以前透过各种老照片和文献,对这个时代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认知,知道绝大部分的底层人民生活极度困苦,每日都在挣扎求存。

  但那些老照片和文献里的描述,都远没有亲眼目睹来的震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