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如璋 第116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或许天子也还是对世家留着情面,诸反臣家中年六旬以上老者,可免于刑罚。

  令初下,长安盈沸,因楚左两府在此次谋反案中牵扯最小,一时之间,尽是前来托请之人,两府俱是闭门谢客。

  七月七日,星桥鹊驾,长安满座,无一欢声,

  楚姜静坐廊前,案上是太子送来的信,信上所书,是他欲为杨戎求情。

  感激之余,她更明白这举动更多是为了淮左的三十万大军。

  杨戎领领着他们灭了南齐,百战沙场,饮马秋水,也曾嘹唳孤鸿,萧索悲风。天子能得到他们绝对的忠心,然而太子在军中未必能有天子的声望,杨戎随梁王谋反是当诛的大罪,可是淮左三十万将士未必不念他。

  她思索罢,联想到陈询说的北境动荡,知道她舅舅的性命或许是能过保下来的。

  香炉中烟气消散,采采添了一枚香丸进去,忽见沈当进来禀道:“梁王妃吞金自尽了。”

  楚姜抬头,目有怔色,想起来那个在御苑中的明艳小娘子,不觉心头发紧。

  若说可怜,谁能比她可怜呢?怀着满腔的情意出嫁,良宵好夜,却是丈夫早早筹谋好的起事之机。

  她听皇后说,她曾请求与刘峤和离,若是天子允了,她或许也不会如此绝望赴死,掖庭为婢虽苦,可也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天子千秋,太孙诞世,新帝登基……或许会有一次大赦轮到她的,便是不得大赦,皇后如此仁厚,也不会苛待宫人。

  可她如今死去,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活下来又会怕些什么呢?

  倏忽之间,她又想到了杨郗,他已经不眠不食好几日了,心头更是一痛,抑声问道:“今夜刑狱是谁值守?”

  沈当依言答了。

  楚姜看向采采道:“我记得他家祖父曾在我这里抄了一张药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