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2 / 2)
  “呃……”海因茨尔的脸上有些尬。这特喵都是什么教授啊,居然说出欧美国家从来不给企业补贴的话来。远的不说,光是为了补贴空中客车,欧盟就差点破产了,还和美国人打了十多年的官司。当然,美国也不是好东西,一边指责欧盟补贴空客,一边大把大把地补贴波音。这些事地球人都知道啊,蒋忠说的这位高教授,莫非刚从火星回来?
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
“我刚从美国回来。”
社科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教授高磊态度矜持地对面前的两名外国记者说道。
已经60岁的高磊精神健旺,衣冠楚楚,油亮的头发夹杂着一些银丝,却正显出一副学术精英的派头。
80年代中期,高磊因为提出国际大协作理论而名噪一时,后来这一理论受到学术界和商界的一致质疑,认为把一个十多亿人口大国的经济完全嫁接在世界经济链条上,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世界经济也无法承载。再往后,中央一些领导人在内部谈话中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批评,高磊因之而陷入了长达近十年的沉寂期。
在这段时间里,高磊在社科院的位置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依然能够顺利进行。鉴于在国内很难找到发声的机会,高磊开始寻求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观点,并逐渐受到关注,达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到90年代后期,高磊在国际学术界已经闯下了偌大的名声,国外的多个机构给他授予了一系列的头衔,诸如什么“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百人提名”、“芝加哥大学年度10大思想家”、“克莱登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等等。
头衔有了,研究经费也随之而来。欧美的若干个学术基金会争相向他提供研究基金,帮助他在中国开展学术研究。在其他学者苦哈哈地为着国内几万块钱的社科基金穷经皓首的时候,高磊账上的美元已经多到花不出去的地步。
在中国的学术机构里,头衔和经费都是硬通货,尤其是你得到的头衔还是国外授予的,那又比国内的什么荣誉含金量要高得多。许多研究机构都希望高磊能够到他们那里去挂个名字,这样他们就可以声称自己的机构里拥有什么样级别的学者。几十所国内高校给高磊发了聘书,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每年只需要去开一次讲座,就能够获得数万元的客座教授津贴。 ↑返回顶部↑
			
			
			
		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
“我刚从美国回来。”
社科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教授高磊态度矜持地对面前的两名外国记者说道。
已经60岁的高磊精神健旺,衣冠楚楚,油亮的头发夹杂着一些银丝,却正显出一副学术精英的派头。
80年代中期,高磊因为提出国际大协作理论而名噪一时,后来这一理论受到学术界和商界的一致质疑,认为把一个十多亿人口大国的经济完全嫁接在世界经济链条上,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世界经济也无法承载。再往后,中央一些领导人在内部谈话中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批评,高磊因之而陷入了长达近十年的沉寂期。
在这段时间里,高磊在社科院的位置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依然能够顺利进行。鉴于在国内很难找到发声的机会,高磊开始寻求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观点,并逐渐受到关注,达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到90年代后期,高磊在国际学术界已经闯下了偌大的名声,国外的多个机构给他授予了一系列的头衔,诸如什么“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百人提名”、“芝加哥大学年度10大思想家”、“克莱登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等等。
头衔有了,研究经费也随之而来。欧美的若干个学术基金会争相向他提供研究基金,帮助他在中国开展学术研究。在其他学者苦哈哈地为着国内几万块钱的社科基金穷经皓首的时候,高磊账上的美元已经多到花不出去的地步。
在中国的学术机构里,头衔和经费都是硬通货,尤其是你得到的头衔还是国外授予的,那又比国内的什么荣誉含金量要高得多。许多研究机构都希望高磊能够到他们那里去挂个名字,这样他们就可以声称自己的机构里拥有什么样级别的学者。几十所国内高校给高磊发了聘书,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每年只需要去开一次讲座,就能够获得数万元的客座教授津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