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着这种情况,冯啸辰灵机一动,提出了发行大化肥债券的想法,准备用债券融资这种方法,筹集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资金,用于大化肥的科研。至于这些债券的偿还,则要依靠所研发出来的技术所产生的回报。冯啸辰有十足的把握,相信这些钱投入进行会有丰厚的回报,届时不仅可以偿还所有的债券本息,还能够有大量的节余,用于后续的进一步研发。

  考虑到国内百姓手里没有什么余钱,更不可能接受需要五年乃至十年才能获得回报的债券,冯啸辰提出可以把债券的发行范围转移到国外,利用国外的闲散资金来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

  这个想法得到了罗翔飞以及经委领导的认同,但具体到这种债券如何发行,大家就没有经验了。冯啸辰自己也不太清楚这方面的程序,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份报告,邮寄给了远在德国的晏乐琴、冯华和冯舒怡,请他们帮忙论证。

  晏乐琴是对这件事情最为积极的,她原本就是带着实业报国的理想出国去学习的,这些年远在海外,空有一身知识却无法报效国家,让她颇为难过。在与冯啸辰相认之后,她就一直想着如何能够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工业科研方面的事情。冯啸辰的这个提案,让她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帮助国内科研发展的好思路,而她自己也可以在这件事里发挥一些作用。

  见母亲对此事极为重视,冯华和冯舒怡夫妻俩也开始认真地分析起来。冯舒怡是做专利事务的,对于技术的价值有很深的认识。她认为,中国是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技术上的改进余地很大,科研资金的投入能够产生出比在西方更大的回报。冯华则是从一个银行家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的,他不但看到了技术的价值,还看到了中国市场的价值。他认为,在这样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将能够为银行带来长久的收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