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已经不是打脸反对者们的问题,而是连支持者们看了,都要被狠狠吓到的问题!

  [天,我看错了吗?苏厌希结婚快一年了???]

  [卧槽!难怪他俩能亲得那么熟练自然!原来不是因为被包养多年啊,而是早就结婚了??]

  [还记得之前爆出的那个饭票视频吗?我因为这个视频一直觉得苏厌希很cheap,完全就是捞男形象。现在……对不起我错了!你的老公你爱怎么说怎么说!]

  [哈哈,等看戏的那帮人呢?怎么这时候一个都不跳了,删微博装死??]

  [等下等下,那个饭票视频是很早之前了吧?那不是苏厌希大学时期的偷拍视频吗?这是不是说明,他们两个早就在恋爱了?]

  [应该是大学时恋爱,毕业后待双方都满婚龄了才结婚的吧。救命啊,算下来他们七年了!好长时间,我好羡慕!]

  除了网友热评之外,一位今年参与金视奖评选的前辈老师,也转发了苏厌希的微博,给予祝福的同时还表示惊讶。

  [@演员李明德:原来厌希是程晓晖老师的儿媳。难怪从来没缺席过评选的程老师,今年抱病请假了,导致评选团队中缺了一人。]

  转发微博有字数限制,李明德老师只好在转发之后,重新发了一条微博,向大家说明了今年金视奖的评选情况。

  金视奖的评选团队,由十年前刚设立时的7人,到后来增长为11人,再到如今的15人,团队平均两年到三年时间,就会在国家戏剧研究院的组织下,进行人员上的替换或删减。参与评选的都是国民度极高、在影视界上影响力超强的老艺术家们,他们十五六岁出道,在影视圈内打滚摸爬三十余年,积攒了大量经验和心得,也将看剧看人的眼光锻炼得极其毒辣。

  人员上的替换和删减,多是因为艺术家们年纪大了,自认为不能继续担任评委后,主动选择退出评选团队。但不论人员如何调整,团队人数都始终保持着单数;为的就是方便计票,免得出现平票的尴尬场面。

  [@演员李明德:金视奖设立的第一年开始,程老师就是团队成员之一了,她是团队中的大前辈、主心骨。她未曾缺席过金视奖评选,却独独今年抱病请假。我本担心她的身体状况,现在看来,应该是为了儿媳而特地请假避嫌的。]

  由于程晓晖的缺席,本是单数成员的团队变成了双数。在评选“影响力最佳演员”这个奖项时,正正好好地出现了平票的尴尬情况。

  评委老师们就平票的结果做进一步讨论。在几方老师的据理力争下,苏厌希既有了“最佳新人”,也有了“影响力最佳演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