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14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道理来讲,江南地区的农民应当是插秧的好手,怎么还要跟个女先生学呀?

  因为以前大家伙儿没插过秧。聚龙山区山地多,祖祖辈辈都是种玉米之类的旱作物,从来没种过水田。

  铁血军的人将荒地都改造成了水田,还在地里育秧苗,插秧种水稻,瞧的大家伙儿都跟着眼热。

  因为水稻是长大米的呀。甭管以后各路所谓的专家如何贬低大米的营养价值,反正在1938年的聚龙山老百姓眼里,大米是最有营养的好东西。

  有的老农民甚至临死之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喝回大米粥,这样才圆满。

  可本地人不种水稻,就意味着大米得花大价钱从外面换,这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而言,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现在,城里出来的女先生不仅能带着大家打仗,还教大家伙儿种水稻,当真是稀奇的很。

  田蓝一边干活,一边给大家讲解技术要点:“插秧要注意,不能单纯图快。你的秧苗必须得插进土里,否则的话,你前脚插秧,后脚秧苗就浮在水上了,自然就没办法正常生长。秧苗的行间距控制好了,不能太疏,也不能太密。”

  旁人跟着有样学样,不时问几个问题。

  有大婶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询问:“田先生,这一亩地能打多少庄稼呀?到时候够不够吃?”

  旁边人就推她,十分不满意:“都瞎说啥?山神爷爷让种的,能长不好吗?”

  田蓝听得满脸大写的囧字。

  啥叫落毛凤凰不如鸡呀,她就是典型。想她在上个世界好歹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农业专家,上哪儿都有一堆人请教农业问题,并且积极实践她的指点。

  到了1938年好了,她想推广新型农业技术,还得靠封建迷信。

  因为虽然现在已经开始搞军垦农场模式,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弱,正常情况下他们都不会愿意随便改变种植品种。万一种不好呢?到时候岂不是要绝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