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49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银钱给到位了,效果自然也就到位了。

  等到亲眼瞧见新茶园的那一刻,刘刺史也不免被眼前所瞧见的茶园给震惊到了:“这,这是茶园?”

  整个茶园面积很大,于是在道路设计这一块,林立文便很清楚的划分了主干道,支道和步道。

  后者是供茶农们管理茶园行走的道路,而前两者明显更宽,能容得下牛车的行驶。为的便是后期采摘茶叶后的运输,还有各种大型物件等搬运工作所需。

  除了道路上的设计外,刘刺史还发现了好些人为的水沟。

  这些水沟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在分布,而且水沟的深浅,大小都不一。

  林立文便主动解释:“茶苗生长期需水量较大,但又不可过多……我还听闻双县这地,每年冬季皆干旱少雨,然雨季雨量却甚多。”

  所以茶园里不仅需要蓄水装置,也需要排水装置。这样的话,雨季时可将多余水量排出,干旱季节,茶农们又能直接从蓄水沟里提水浇灌。

  这对于后期茶园的管理和看护来讲,是很有必要的一步。不仅能节省后期的很多人力劳作,对提高茶苗的成活率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想要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并且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茶园的设计上也少不了防风林的设置。

  另外还有不同品种的茶叶搭配种植。

  茶园这一块是有做分块设计的,原则上是按不同品种进行分开种植。但是在以某个品种为主的区域,搭配一定比例的相配品种的话,对提高茶叶的品质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

  对于林立文这一项一项的解释,哪怕之前便仔细看过茶树种植技术文书的刘刺史也免不了再次感叹,茶树种植甚为不易。

  茶叶经济价值不小,因此益州历任刺史几乎都有试着让人种植茶树。是有成功的没错,但是成功率并不高。若非如此,整个益州至今的茶园不会才只有这么一点规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