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纨绔 第57节(2 / 7)
突如其来的变故, 给本就缺衣少粮的小家带来抹不尽的风霜。
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温娴以前不懂这个道理, 现在却深有体感,哪怕已经穷极末路,上天也总有办法, 再在你千疮百孔的伤口上撒一把细盐。
熬了还没两日, 米缸已经见底, 再看看储存的蔬菜和肉干, 大半已经消耗殆尽。
幸得柴火还有很多,温娴去跟隔壁的婶子换了两袋小米,紧巴紧巴勉强还能过日。
第五辞早出晚归忙于生计,累到连跟温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每每回家已是深夜, 脱鞋往床上一躺, 然后醒来继续出去干活,凭着一己之力, 硬是顶起了半边天。
可是商人大多精明又算计, 第五辞最初挣得的银两要扣掉一半在掌柜的手中, 直到月底才会发放完毕。
两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 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日没明日, 温娴时常坐在院中望着天边发呆, 既惧怕那些军匪再来打听第五辞的消息, 又在思索如何赚钱能够最大限度地补贴家用。
她唯二所擅长的就只有刺绣和管账, 放在内宅是当家的好手,但是在这边陲之地, 能找个糊口的活计,着实有些不易。
大部分店铺并不愿意招收女子做工,即便温娴账算得好,她也仍旧“比不过”那些资质平平的普通男儿。
赚钱的路子走不通,温娴又接连碰壁,只好再次拿起绣绷,做点手绢和棉袜,以便赚取些微薄的收入。
温娴将绣品拿去集市上变卖,用换来的银两置办了新的粮食和蔬菜。
回去的路上,她照例绕着镇子再去逛了一圈,问问各大铺子是否还在招收账房,无果,最后只得丧气地离开。
街角不知何时出现了许多新的摊位,老板瞧着都是些生疏面孔,整日无所事事只顾着打望街边路过的妇人,眼神诡秘并不像是个生意人。
温娴走近了一看,才发现对面都是些收购假髻的商贩。
她从前尚在闺阁之时,便见家中长辈私下置办过类似的假发髻,不说多为熟悉可也有所耳闻。
↑返回顶部↑
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温娴以前不懂这个道理, 现在却深有体感,哪怕已经穷极末路,上天也总有办法, 再在你千疮百孔的伤口上撒一把细盐。
熬了还没两日, 米缸已经见底, 再看看储存的蔬菜和肉干, 大半已经消耗殆尽。
幸得柴火还有很多,温娴去跟隔壁的婶子换了两袋小米,紧巴紧巴勉强还能过日。
第五辞早出晚归忙于生计,累到连跟温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每每回家已是深夜, 脱鞋往床上一躺, 然后醒来继续出去干活,凭着一己之力, 硬是顶起了半边天。
可是商人大多精明又算计, 第五辞最初挣得的银两要扣掉一半在掌柜的手中, 直到月底才会发放完毕。
两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 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日没明日, 温娴时常坐在院中望着天边发呆, 既惧怕那些军匪再来打听第五辞的消息, 又在思索如何赚钱能够最大限度地补贴家用。
她唯二所擅长的就只有刺绣和管账, 放在内宅是当家的好手,但是在这边陲之地, 能找个糊口的活计,着实有些不易。
大部分店铺并不愿意招收女子做工,即便温娴账算得好,她也仍旧“比不过”那些资质平平的普通男儿。
赚钱的路子走不通,温娴又接连碰壁,只好再次拿起绣绷,做点手绢和棉袜,以便赚取些微薄的收入。
温娴将绣品拿去集市上变卖,用换来的银两置办了新的粮食和蔬菜。
回去的路上,她照例绕着镇子再去逛了一圈,问问各大铺子是否还在招收账房,无果,最后只得丧气地离开。
街角不知何时出现了许多新的摊位,老板瞧着都是些生疏面孔,整日无所事事只顾着打望街边路过的妇人,眼神诡秘并不像是个生意人。
温娴走近了一看,才发现对面都是些收购假髻的商贩。
她从前尚在闺阁之时,便见家中长辈私下置办过类似的假发髻,不说多为熟悉可也有所耳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