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在御膳房打工后我成了令妃 第96节(2 / 7)
在众人离开圆明园前夕,出了另一件事。
履亲王允祹病逝,允祹的生母,是康熙爷最长寿的妃子定妃,只可惜,履亲王一身没有留下一个成年的儿子。
这也让乾隆在丧事上犯了难。
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在履亲王薨逝的第二日,皇帝意图选一个皇子过继给履亲王的消息在圆明园内传开。
放眼几个阿哥里,成婚的阿哥唯有四阿哥永珹和五阿哥永琪,可五阿哥正得圣心,想来乾隆也不会将他过继,如此便只剩了四阿哥。
一切都好似有了定数,但乾隆又还在犹豫。
“皇上,四阿哥求见。”李进端了一盏茶进来,低声说道。
乾隆正在批折子,丧礼在即,嗣孙人选该尽快定下。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永珹今日的行礼格外地郑重。
乾隆看着手里的折子,有的是让他过继永珹的,有的是让他从旁支中另择人选的。
“这个时候,你怎么来勤政殿了?”乾隆从奏折中抬起了头。
永珹吸了口气,才刚坐下没多久,就又跪了下来:“儿臣前来,一为请安,二为告诉皇阿玛不必为难,儿臣愿为履亲王嗣孙。”
乾隆并没有想到这个儿子会自愿出嗣,毕竟他是自己现下的长子,这样好的称号在前,谁会甘心被过继?
永珹看出他的疑虑,解释道:“一则,儿臣额娘虽位至皇贵妃,又是能与皇阿玛死同穴的人,可儿臣也知额娘生钱犯下大错,又不过只是外族之女,难登大任。二则,儿臣不论是性子还是学识与能力都在五弟之下,儿臣知道,朝廷内外都在说儿臣是长子,有储君之可能,但儿臣心中明白,皇阿玛并未考虑儿臣。三则,自先帝起,便不愿再见到九子夺嫡的手足相残之景,儿臣不愿看到皇阿玛为难。”
说完,他又郑重其事地磕了个头。
↑返回顶部↑
履亲王允祹病逝,允祹的生母,是康熙爷最长寿的妃子定妃,只可惜,履亲王一身没有留下一个成年的儿子。
这也让乾隆在丧事上犯了难。
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在履亲王薨逝的第二日,皇帝意图选一个皇子过继给履亲王的消息在圆明园内传开。
放眼几个阿哥里,成婚的阿哥唯有四阿哥永珹和五阿哥永琪,可五阿哥正得圣心,想来乾隆也不会将他过继,如此便只剩了四阿哥。
一切都好似有了定数,但乾隆又还在犹豫。
“皇上,四阿哥求见。”李进端了一盏茶进来,低声说道。
乾隆正在批折子,丧礼在即,嗣孙人选该尽快定下。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永珹今日的行礼格外地郑重。
乾隆看着手里的折子,有的是让他过继永珹的,有的是让他从旁支中另择人选的。
“这个时候,你怎么来勤政殿了?”乾隆从奏折中抬起了头。
永珹吸了口气,才刚坐下没多久,就又跪了下来:“儿臣前来,一为请安,二为告诉皇阿玛不必为难,儿臣愿为履亲王嗣孙。”
乾隆并没有想到这个儿子会自愿出嗣,毕竟他是自己现下的长子,这样好的称号在前,谁会甘心被过继?
永珹看出他的疑虑,解释道:“一则,儿臣额娘虽位至皇贵妃,又是能与皇阿玛死同穴的人,可儿臣也知额娘生钱犯下大错,又不过只是外族之女,难登大任。二则,儿臣不论是性子还是学识与能力都在五弟之下,儿臣知道,朝廷内外都在说儿臣是长子,有储君之可能,但儿臣心中明白,皇阿玛并未考虑儿臣。三则,自先帝起,便不愿再见到九子夺嫡的手足相残之景,儿臣不愿看到皇阿玛为难。”
说完,他又郑重其事地磕了个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