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7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的分析报告不止写了这些,其余的暂时没有动作。不过她提出的建议没有动作,但孔孝文提出的想法却有了结果。

  之前的会议上他提出要商议在大陆拍摄现实题材电影的选材问题。这个任务被宣传部交到了京城电影制片厂那里。

  京城电影制片厂自建国时期就建立了,说起来这个制片厂和苏葵之前参与的新闻记录制片厂其实是一家。

  一开始的京城电影制片厂是综合性的,既拍新闻纪录片也拍故事片。直到56年的时候,将新闻记录制片厂分了出去,专门拍新闻纪录片,而京影就专门成了专门拍故事片的制片厂,同样隶属于宣传部的领导。

  由于这个年代的特色,京影在革命题材,农村题材,历史题材,传统戏剧上面颇有建树,基本和现在的文学作品保持一致。

  五六十年代正是京影的辉煌时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知名电影,在后世依旧脍炙人口,拥有不俗的口碑。

  这次的重任交到他们手上也是众望所归。但现在他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拍电影,而是让为电影选材。

  京影的现任厂长罗夏开口道:“各位同志都已经知道了,这部电影不仅是在我们国内播放,更是要引进到港城,目的是为了展现我国的风貌,粉碎港城那边对大陆的抹黑造谣,所以在选材上一定要慎重。”

  “我们同样打算采用小说改编的方式,各位同志都有什么好的推荐?”

  第一部是试水题材,最好打一个开门红。

  于是有人说道:“最好是具有知名度的作品,而且是在大陆港城两地都发行过的。如果在其他地方也发行过就更好。”不然没有群众基础。

  “要想更快吸引人也吸引更多人,最好挑选要节奏明快,让人愉悦的作品。”

  “要故事强,具有可读性也具有可看性,能更多地展现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风貌,乡村和城市,劳动人民,知识分子都要有所体现……”

  “其实还可以是曾经引起过争议的作品,讨论更高,比较具有话题性。”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