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不善(重生) 第72节(3 / 7)
齐湘振声道:“爹爹临去宁州之前忧心不止,日日盼着陛下早愈。臣女一介女身,虽为将门之后,却无法上战剿寇,若有机会侍奉圣躬,亦算为国效力。故,臣女愿意留在御前伺候陛下。”
贵妃张了张嘴,脸上神情堪称精彩:“齐姑娘真是……识大体。”她僵着脸,又捏了话去问司滢:“那司姑娘呢?可也曾听厂公提起过陛下身子欠安,需多寻些能人进宫照护?”
司滢不傻,这话里藏着索子,她听得出来。
于是起身,也是必恭必敬地答:“不瞒娘娘,家兄忙于职事,相认后我兄妹二人聚少离多,未曾听他谈及署上的事。但臣女虽愚钝,亦听过圣人有言,道龙体乃是国之根本。如今蒙娘娘高看,倘使不嫌臣女粗鄙,臣女亦愿意留在御前听使唤。”
这下好了,一个二个都乐意留下来。
贵妃扽着手里的帕子,嘴角要笑不笑地掀起些:“岂止本宫瞧得入眼,你那个蒸敷的药袋子,陛下可还用着的。”
她这番阴阳怪气,最终被皇帝又一轮咳喘的发作打断。
久病之人,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一发作就难能停歇,从上午折腾到临近傍晚,皇帝才慢慢平复下来。
而司滢与齐湘,则按贵妃胡搅蛮缠般的提议,勉为其难被收用在御前。
齐湘之父远在宁州,有些事尚可自己作主,而司滢的去留,则还问过杨斯年。
对此杨斯年并无二话,只道能为万岁爷侍疾,是胞妹的荣幸。
虽是御前伺候,但二人的宿下,却安排在贵妃的棠明宫。
既然人是她召进来的,那么安排在她宫里住,正好能在名义上避嫌。
对司滢来说,似乎每回进宫都没好事,这回留下来,倒有一种悬在脖子上的剑终于斩落的感觉。
于杨斯年来说,大抵也是这样的。
↑返回顶部↑
贵妃张了张嘴,脸上神情堪称精彩:“齐姑娘真是……识大体。”她僵着脸,又捏了话去问司滢:“那司姑娘呢?可也曾听厂公提起过陛下身子欠安,需多寻些能人进宫照护?”
司滢不傻,这话里藏着索子,她听得出来。
于是起身,也是必恭必敬地答:“不瞒娘娘,家兄忙于职事,相认后我兄妹二人聚少离多,未曾听他谈及署上的事。但臣女虽愚钝,亦听过圣人有言,道龙体乃是国之根本。如今蒙娘娘高看,倘使不嫌臣女粗鄙,臣女亦愿意留在御前听使唤。”
这下好了,一个二个都乐意留下来。
贵妃扽着手里的帕子,嘴角要笑不笑地掀起些:“岂止本宫瞧得入眼,你那个蒸敷的药袋子,陛下可还用着的。”
她这番阴阳怪气,最终被皇帝又一轮咳喘的发作打断。
久病之人,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一发作就难能停歇,从上午折腾到临近傍晚,皇帝才慢慢平复下来。
而司滢与齐湘,则按贵妃胡搅蛮缠般的提议,勉为其难被收用在御前。
齐湘之父远在宁州,有些事尚可自己作主,而司滢的去留,则还问过杨斯年。
对此杨斯年并无二话,只道能为万岁爷侍疾,是胞妹的荣幸。
虽是御前伺候,但二人的宿下,却安排在贵妃的棠明宫。
既然人是她召进来的,那么安排在她宫里住,正好能在名义上避嫌。
对司滢来说,似乎每回进宫都没好事,这回留下来,倒有一种悬在脖子上的剑终于斩落的感觉。
于杨斯年来说,大抵也是这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