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南枝 第91节(2 / 7)
她与林君细细察看爆炸后地面范围,小小一罐竟有如此威力,觉得怪不得此物叫猛火油,陆蕴形容它是守城神器呢。
若是当年祖母在彤云镇有猛火油,辽人便是再多一倍的人,也不一定能将彤云镇攻下。
沈若筠想到祖母,忍不住落泪。她擦了泪,又去翻看陆蕴留的矿产手札,看看若是不去襄阳,离汴京近些的地方,哪里可采石脂。
石脂采集肯定是不易的,不然以陆蕴的行事作风,早就下手了。
沈若筠也学陆蕴理手札,将火药的研发事宜细细整理了。她叫丫头给林君易容改妆,以自家主人喜好石墨为由,将汴京及附近能采买到的石脂都买尽了。
艾三娘见她伏案辛苦,替她按着肩颈,“说来你是未见过,老太君也总如你这般……每仗之前,都会细细勘测行军沙盘,思虑计策。”
沈若筠从未见过祖母或是长姐在战场上的样子,心中很是遗憾。
“只是老太君每日活动多,不似你一坐半日的。”艾三娘劝她,“听三娘的,每隔半个时辰,就起身活动一二。庄子里的妇人还打拳呢,我瞧着你也可以学学。”
“嗯。”沈若筠舒展了下肩颈,“三娘说得是。”
她穿了鞋,起来散步。近五个月的身孕,小腹隆起了弧度,还不是特别明显。
阿砚自来了庄子里,便不似原来在明玕院霸道,好似知道这里是吃鹅的,总懒懒的。
沈若筠心下猜测它年纪大了,故而如此。当年觉得它走路有意思,便想养它,谁知因是她养的,阖府对它纵容至极,渐成府里一霸。
怪道赵玉屏说不愿意长大呢,人在小时候,能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爱护。虽然不够自在,但是等长大,又总会怀念。
毕竟长大后,只能自己承受每个选择的后果,一步步往前走下去了。
又隔了十余日,北上的苍筤四人,终于回来了。
↑返回顶部↑
若是当年祖母在彤云镇有猛火油,辽人便是再多一倍的人,也不一定能将彤云镇攻下。
沈若筠想到祖母,忍不住落泪。她擦了泪,又去翻看陆蕴留的矿产手札,看看若是不去襄阳,离汴京近些的地方,哪里可采石脂。
石脂采集肯定是不易的,不然以陆蕴的行事作风,早就下手了。
沈若筠也学陆蕴理手札,将火药的研发事宜细细整理了。她叫丫头给林君易容改妆,以自家主人喜好石墨为由,将汴京及附近能采买到的石脂都买尽了。
艾三娘见她伏案辛苦,替她按着肩颈,“说来你是未见过,老太君也总如你这般……每仗之前,都会细细勘测行军沙盘,思虑计策。”
沈若筠从未见过祖母或是长姐在战场上的样子,心中很是遗憾。
“只是老太君每日活动多,不似你一坐半日的。”艾三娘劝她,“听三娘的,每隔半个时辰,就起身活动一二。庄子里的妇人还打拳呢,我瞧着你也可以学学。”
“嗯。”沈若筠舒展了下肩颈,“三娘说得是。”
她穿了鞋,起来散步。近五个月的身孕,小腹隆起了弧度,还不是特别明显。
阿砚自来了庄子里,便不似原来在明玕院霸道,好似知道这里是吃鹅的,总懒懒的。
沈若筠心下猜测它年纪大了,故而如此。当年觉得它走路有意思,便想养它,谁知因是她养的,阖府对它纵容至极,渐成府里一霸。
怪道赵玉屏说不愿意长大呢,人在小时候,能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爱护。虽然不够自在,但是等长大,又总会怀念。
毕竟长大后,只能自己承受每个选择的后果,一步步往前走下去了。
又隔了十余日,北上的苍筤四人,终于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