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杨妈一口否决了这个说法,用杨妈的话来讲,儿子现在不差这些东西,让他准备寿礼,那肯定会显得非常的高大上的,这不也是给咱爹咱妈争脸吗?

  杨靖的外公别看在家里排行老三,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长子,他二弟过八十大寿,他这个当大哥的自然不能太寒酸,可偏偏给老人准备寿礼又不是一个挺简单的事情,所以杨妈干脆就全交给了儿子去办。

  家里人都知道外甥的好东西多,也不差这点钱,所以也就答应了杨妈的提议。现在杨妈见到儿子了,当然关心这个问题了。儿子要是拿不出好东西来,那可是折她李萍的面子啊。

  一家人也是要讲面子的好不好?

  “嘿嘿,您太后老佛爷的懿旨,谁敢不遵?放心吧妈,我二姥爷的寿礼我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说着,杨靖把从小车后备箱中拿出来的那些寿礼从兜里掏了出来。

  “喏,这是我姥爷和我姥姥的礼物,您几位参谋参谋看可合适?”说着,杨靖拿出了一个卷轴,拉开之后,众人虽然看不懂写的什么,但这幅书法的气势却能让人清楚的感觉到,于是众人不由得齐齐点头。

  只有老舅在仔细的看完之后才有些惊疑地问道:“小靖,这是郑板桥的字?”

  “嗯,没错,这幅字确实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写的一幅《龟虽寿》。”

  “呦,那这幅字的价值可就大了去了。”老舅嘬了嘬牙花子。

  “嘿嘿,老舅这您就不知道了吧?我那处院子里的地下室内还有好几幅《龟虽寿》呢,老郑的这幅只能算是一般的。”

  “啊?怎么你还有?”

  “嗯,比如说董其昌的,比如说唐伯虎的,比如说徐渭的……”老舅听了之后直接无语了。

  这个真没办法,谁让一代枭雄曹操写的这首《龟虽寿》太过有名了呢?尤其是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句。所以自曹操以降,多少书法家或多或少都写过这首诗,或者是这首诗中的某句。

  当初老那没少往家里划拉好东西,包括这些字画。其中光是《龟虽寿》老那当年就收来了四五幅。

  就好像大运河博物馆中就挂着一幅黄庭坚亲手书写的《龟虽寿》,而不管是董其昌还是唐伯虎又或者是徐渭,貌似在书法上都比不上黄庭坚,毕竟黄庭坚可是北宋四大书法名家,而且黄庭坚要更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