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负我 第4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本来嗓子就大, 嚷了这么一嗓子顿时吸引来不少人。

  禁军中大部分兵丁与将官都是从各地抽调来的精兵, 只有小部分文职军官是京中高门子弟。

  朝中官员选拔多看家世蒙荫,四姓高门的子弟依靠族中身居高位的长辈推介,根本不必担忧前程。

  世家喜欢将子弟往六部与御前塞, 扔来禁军北衙的子弟要不然是不受重视的旁支,要不然就是惯会惹是生非又无甚才学,也就是俗称的‘纨绔子弟’。

  数年前,禁军的风气并不是今日这般整肃。

  占一小部分世家纨绔子弟占据了禁军的职位, 空担着一份粮饷,每次升迁都被优先考虑, 但平时基本上找不到人。

  禁军内的高级军官, 最高不过一位大将军,满打满算正三品。

  这些纨绔子弟要不然出自世吏两千担的豪门世家,要不然出自宗室权贵之后。

  一个区区的正三品武官根本不被他们看在眼中, 也管不动。

  这些人穿着禁军的衣袍在街上当街犯法也是常有的事情, 禁军的风气因此而被败坏, 军纪废弛。

  不过自从圣人将这禁军北衙交由宋暮接手之后, 亲手将不遵军法的人抓住当街鞭打, 一时引来许多百姓围观。

  短短一段时间, 整个禁军的风气都大为改变。

  时下禁军内的一大部分出身贫寒的军官都是宋暮亲手提拔上来的,而那些出身豪族的纨绔子弟也在禁军销声匿迹。

  宋暮时常坐镇北衙,不少军官与他有同袍之谊,对他十分熟悉。

  其实宋暮前几日大婚时从禁军中借调仪卫, 禁军内部已经有些风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