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刀照雪 第108节(2 / 7)
谢王臣稍加思索道:“我认为竟陵军亦应分兵两路,主力缀在慕容青莲大军身后,监视其动向。而另一路则可乘水军舰船顺江而下,支援庐阳。不过,我南周大军分为东西两府,互不臣属,真到用命之时,肯定不如北梁上下一心,此为大患。”他微微一顿,道:“我认为必要之时,王爷应该接手广陵军的指挥权……”
李放摇摇头道:“你觉得李昶可能答应吗?”
谢王臣叹息一声:“绝无可能。”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他才是最了解广陵王的人,自然知道广陵王那绝不肯屈人之下的好胜心。在李放面前,李昶所有的努力都像笑话一般,就连自己——他曾经最好的朋友和最信任的下属,亦离开了他,追随在李放身边。
李昶又怎么可能心悦诚服地将东府指挥权交给李放。
这时,竟陵王府到了,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心事重重的三人下了马车,才进竟陵王府的大门,却见大厅之中,一名四十岁左右、身着紫青色內监服饰的太监正来回踱步,似是已等候了不少时辰。
这太监转过身来。李放与谢王臣皆十分熟悉,正是一直跟随在嘉平帝身边的大内总管马公公,而此刻这位马公公眼眶深陷、容颜憔悴,似是不眠不休地赶到这里。
李放连忙迎了上去,拱手道:“马总管,您怎么会亲自来此,可是父皇有什么要紧之事交办?”
马公公谄笑道:“恭喜王爷啦,咱家是特地来宣旨的。竟陵王李放接旨——”
李放不明所以,跪下接旨。
马公公拿出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承祚以来,凡军国重务,未至倦勤,不敢自逸。今仰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天之祧。皇长子李放,为宗室首嗣。勇烈仁善,恭孝恪礼。外能当一国之患,内能安万姓之心。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因战事未已,兹命皇太子暂不必回京受封,持东宫印玺分理庶政,掌东西二府军务,以正定北患。襄阳庐阳两地军务,皆由皇太子一人决之。各地州府,皆须奉令而行,不得有悖。”【注】
望着马公公递过来的明晃晃的圣旨,李放一时愕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嘉平帝竟然下诏封自己为太子,掌两府军务,甚至有统辖各地州府之权。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自己明明不是李氏血统。别人不清楚,他自己却心知肚明。
是以他虽曾想过,如果自己能同时统领东西两府之兵,或许便可以攻入稷都、收服故土、还于旧都,挽回自己多年以前的无心之失,然而他从来不是李氏江山的合法继承者。
是以明面上他与李昶在朝堂相争多年,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夺取东府兵权,甚至从来没有想过去真正压倒李昶,去掌控那一份属于李昶的权力。他亦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嘉平帝真的会将太子之位传给自己。
↑返回顶部↑
李放摇摇头道:“你觉得李昶可能答应吗?”
谢王臣叹息一声:“绝无可能。”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他才是最了解广陵王的人,自然知道广陵王那绝不肯屈人之下的好胜心。在李放面前,李昶所有的努力都像笑话一般,就连自己——他曾经最好的朋友和最信任的下属,亦离开了他,追随在李放身边。
李昶又怎么可能心悦诚服地将东府指挥权交给李放。
这时,竟陵王府到了,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心事重重的三人下了马车,才进竟陵王府的大门,却见大厅之中,一名四十岁左右、身着紫青色內监服饰的太监正来回踱步,似是已等候了不少时辰。
这太监转过身来。李放与谢王臣皆十分熟悉,正是一直跟随在嘉平帝身边的大内总管马公公,而此刻这位马公公眼眶深陷、容颜憔悴,似是不眠不休地赶到这里。
李放连忙迎了上去,拱手道:“马总管,您怎么会亲自来此,可是父皇有什么要紧之事交办?”
马公公谄笑道:“恭喜王爷啦,咱家是特地来宣旨的。竟陵王李放接旨——”
李放不明所以,跪下接旨。
马公公拿出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承祚以来,凡军国重务,未至倦勤,不敢自逸。今仰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天之祧。皇长子李放,为宗室首嗣。勇烈仁善,恭孝恪礼。外能当一国之患,内能安万姓之心。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因战事未已,兹命皇太子暂不必回京受封,持东宫印玺分理庶政,掌东西二府军务,以正定北患。襄阳庐阳两地军务,皆由皇太子一人决之。各地州府,皆须奉令而行,不得有悖。”【注】
望着马公公递过来的明晃晃的圣旨,李放一时愕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嘉平帝竟然下诏封自己为太子,掌两府军务,甚至有统辖各地州府之权。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自己明明不是李氏血统。别人不清楚,他自己却心知肚明。
是以他虽曾想过,如果自己能同时统领东西两府之兵,或许便可以攻入稷都、收服故土、还于旧都,挽回自己多年以前的无心之失,然而他从来不是李氏江山的合法继承者。
是以明面上他与李昶在朝堂相争多年,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夺取东府兵权,甚至从来没有想过去真正压倒李昶,去掌控那一份属于李昶的权力。他亦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嘉平帝真的会将太子之位传给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