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觉晓目标明确,目前只盯着饲料用蛋白缺口。蚯蚓如果慢慢代替进口大豆,而不是做什么高价养殖,想来各地都会接受。10斤蚯蚓吃东西产出的蚯蚓土,足以解决一亩地的肥力,而且还能修复土壤。这甚至可以多养,比如养20斤蚯蚓肯定更好。

  盛唐农科诸人准备设计一套产业链逻辑,让蚯蚓养殖产业慢慢增加、平稳增加……

  唐觉晓、李德、陈桐,再加几个农科研究者喝茶商量事情。

  伴随着各种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扩大,现在很多人已经慢慢戒烟了。喝酒至少能暖身子,抽烟真的就是拿钱来烧。一天一包烟,三年烧掉一部可以搞货运的二手车,不值得。

  提神的方法很多,喝咖啡太过热气,许多人选择喝茶。唐觉晓喜欢喝茉莉花茶,感觉香。

  小唐同学喝了口茶,说:“诸位,地也租了,鸡也买了,蚯蚓也有了,那这地接下来种什么好?”

  李德说:“土豆怎么样?要是唐总信我,就我们两广的地力,亩产万斤不难。”

  唐觉晓想了想,摇头:“要是一时间卖不出去,那完了,我们毕竟不像隔壁云省那么爱吃土豆。”

  李德想了想,又说:“红薯怎么样?处理轻松又简单,红薯的淀粉提取技术很成熟,几步就可以变成红薯粉干,麻辣红薯粉条非常好吃。”

  唐觉晓眼睛一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应对饥荒,农业部推广种植两红,一个是红高粱,一个是红薯。

  红高粱且不提,红薯真的是救命的东西。

  哪怕是现在,全国粮食忽然绝收了,立刻全国种红薯。只需要撑过两个月,红薯长到了指头粗,饥荒直接就消失。

  很多人的父母那一辈应该都经历过,饭前必须先吃一碗红薯,然后才能盛饭。

  清朝的地瓜盛世,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是流芳千古的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