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觉晓笑了:“继续我们的农业主题……李德。”

  李德笑道:“这一阵子我们研究‘蚯蚓+’,还真有惊喜!”

  学农的学生毕业就失业,主要还是没钱,农业是需要砸钱才出效果的。

  正好现在盛唐钱多……

  唐觉晓盯着农业蛋白类项目很久了,卖粮不如卖肉,这谁都知道,但具体怎么做?

  蚯蚓+真的是神思路,唐觉晓麾下李德蚯蚓团队,花了好一段时间研究,又去找茜藏一些农业高手、南粤本地一些农业高手交流,得到了一个初步思路。但哪怕是初步思路,都是神思路。

  首先蚯蚓是肉,也就是蛋白质,一些蚯蚓很好养,不挑食,给翔吃翔,给油吃油,不管什么农业垃圾、餐饮垃圾,给它们吃就行。一亩蚯蚓,每天可以吃1吨腐殖质。

  每20吨餐厨垃圾,大概可以变成1吨蚯蚓活体和3吨蚯蚓粪。

  1吨蚯蚓活体大概卖1万,而1吨有鱼肉蛋白的鱼粉9千,粉是干品,总蛋白量鱼粉多,但蚯蚓蛋白吸收率高一倍,这又难分上下。

  但长远的看又立刻不同了。

  鱼粉怎么来的?船一出海,那就自然而然有风险了!

  吃喝变成拉撒,这过程有损耗,拉撒直接拿去种地,效率肯定是不高的,但充分发酵后,加入蚯蚓这一环节,效率直接爆表。

  再算上国人浪费的那够两亿人吃的餐厨垃圾,光是增加了“蚯蚓肉”,得提升整体农业效率两三成吧?

  如果行业成熟了,翻几倍都是有可能的,因为蚯蚓不怎么需要光照。室内种豆子要光,养蚯蚓不用,并且生产环节更短。

  更神奇的还是蚯蚓翔,它无臭、无味、颗粒状、渗透性良好,矿物含量丰富,还能解毒……谁能想到这可以做饲料?牛粪是蚯蚓饲料,蚯蚓粪是鸡饲料有什么奇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