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该想想怎么往更好的方向前进吧?”

  “也是。”

  早些年外国人来中国少,北方天气都说什么沙尘暴,有也是有,但人们没有“雾霾”这个概念。

  08奥运,有外国运动员到燕京戴口罩运动,被国人骂得很惨,然后国人慢慢的才有了“雾霾”的概念,并且雾霾情况越发严重。继而人们意识到,在水污染面前,大气污染还是比较轻的。

  傅梦瑶想了想,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唐觉晓说:“如果给我10到20年的时间,我的提议是把能搬迁的工厂,全面的往南方搬迁,北方怕雾霾,南方天天下雨,就不怎么怕了。如果给我20到50年的时间,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欧美,我们发展高尖端技术赚专利费,污染大、利润小的工厂交给赤道国家……但问题是,我可能只有5年时间,资本家们不会给我慢慢发展……以及,城市在追求GDP,他们可不会让出工厂。”

  傅梦瑶说:“要不,像地沟油、毒奶粉那样……再来一次?”

  “但,盛唐……也有工厂啊!”

  傅梦瑶没什么反应,她知道唐觉晓并非自私自利的人,唐觉晓肯定有更深入的思考。

  “地沟油事件也就罢了,毒奶粉事件,当初我不顾后果,引爆舆论,我自身深陷危机,国产奶粉行业也陷入了危机,市场被国外奶粉霸占了。如今面对同样问题,我可不想把工厂让给印国、越国。”唐觉晓说,“当初因为不是奶业工作者,所以我攻击奶业起来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如今盛唐多少做了一点工业,我才深入的去研究了,发现其中艰难。如果我再这么干,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去饭碗,造成连锁反应且不提,单说印国、越国虎视眈眈,就不得不防。”

  “那你有应对计划吗?”

  唐觉晓说:“我决定向上递交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计划。就像做扶贫工作那样,先制定一个贫困标准,然后去扶贫标准线下的,等到了一定成果,提高标准线,继续扶贫。工厂也制定一个排污标准线,不能太高,计划性的每年用标准线来关闭、整改最差劲的某个比例的工厂。之后引入资本,或是国资也行,新做的肯定是达标的……这么干肯定会得罪人,甚至通不通过也不知道……”

  傅梦瑶伸手握住了唐觉晓的手,脸上是温柔的笑容:“我支持你。”

  支持的方式让唐觉晓第二天腰有点酸……

  唐觉晓渐渐的理解了杰克马一些装逼的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