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户女 第44节(2 / 7)
张知鱼任她撒泼打滚都不动如山,布匹就是钱,是可以用来换马的珍贵东西,穷人家一年四季也就只有两身能换的,张大郎和李氏这几个月往家拿的银子多了几倍两人都没舍得买,就是因为布太贵。她还是紧着全家的身形估的素面料子,就一下去了三贯半铜钱,这是绝对不能随便糟践的。
但比布更贵的是铁锅,一口就抵得上全家制一套衣服的合价儿。
三十六贯钱一下就去了七贯,张知鱼有些舍不得买牛肉了。
她拿着挑好的东西,带着小伙伴就往李氏船上走。
夏姐儿知道花的钱多了,忍住馋没要买吃的,只路过肉铺子就忍不住吸溜口水,含糊着问:“大姐,牛肉是什么味儿,好吃吗?”
张知鱼看着她这馋样儿想起先前儿那件丑衣裳,到底割了两斤肉提着,一起往娘亲船上送锅去。
李氏的船就在春河口子上,她都去过几次了,轻车熟路地就带着大伙儿上了船,船上地方小站不上那许多人,几个丫鬟小厮便抱着布匹等物租了辆小船跟在后头,见着李氏接了人才在船上自个儿耍起花牌来。
那大铁锅老沉,几个孩子是合力搬上船去的。
李氏都不用想,一看夏姐儿欢天喜地的样儿就知是她大姐干的好事儿,好笑地点点小女儿额头。
是你买的么就这么与有荣焉。
张知鱼自觉已经看穿娘美丽外表下的霸王之心,也知自个儿花多了银子,递了锅干巴巴地报告两句,扯着夏姐儿就往里头钻。
若要挨也找个外头人看不见的地儿,也不至于伤了她小神医的面儿。
李氏接了锅什么也没问,笑呵呵地放到灶眼上,另下了一锅小汤圆给几个孩子吃。
热腾腾的汤圆香扑面而来,秋冬天气渐冷,河上吟诗作对的主儿喜吃热食,在这地界打把破扇的穷书生也就几个臭讲究,汤圆都要小而美。
李氏做的就是花汤圆的佼佼者——五色汤圆,拇指肚大的一个,玫瑰、黑芝麻,莲蓉从薄肚皮外头一看色儿就知是什么味儿的,这东西用料不多卖得却贵,李氏和黎氏对孩子倒不怎么心疼,赵聪几个常从家里拿些贵点心过来给自家小孩儿一块儿吃,两人心头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返回顶部↑
但比布更贵的是铁锅,一口就抵得上全家制一套衣服的合价儿。
三十六贯钱一下就去了七贯,张知鱼有些舍不得买牛肉了。
她拿着挑好的东西,带着小伙伴就往李氏船上走。
夏姐儿知道花的钱多了,忍住馋没要买吃的,只路过肉铺子就忍不住吸溜口水,含糊着问:“大姐,牛肉是什么味儿,好吃吗?”
张知鱼看着她这馋样儿想起先前儿那件丑衣裳,到底割了两斤肉提着,一起往娘亲船上送锅去。
李氏的船就在春河口子上,她都去过几次了,轻车熟路地就带着大伙儿上了船,船上地方小站不上那许多人,几个丫鬟小厮便抱着布匹等物租了辆小船跟在后头,见着李氏接了人才在船上自个儿耍起花牌来。
那大铁锅老沉,几个孩子是合力搬上船去的。
李氏都不用想,一看夏姐儿欢天喜地的样儿就知是她大姐干的好事儿,好笑地点点小女儿额头。
是你买的么就这么与有荣焉。
张知鱼自觉已经看穿娘美丽外表下的霸王之心,也知自个儿花多了银子,递了锅干巴巴地报告两句,扯着夏姐儿就往里头钻。
若要挨也找个外头人看不见的地儿,也不至于伤了她小神医的面儿。
李氏接了锅什么也没问,笑呵呵地放到灶眼上,另下了一锅小汤圆给几个孩子吃。
热腾腾的汤圆香扑面而来,秋冬天气渐冷,河上吟诗作对的主儿喜吃热食,在这地界打把破扇的穷书生也就几个臭讲究,汤圆都要小而美。
李氏做的就是花汤圆的佼佼者——五色汤圆,拇指肚大的一个,玫瑰、黑芝麻,莲蓉从薄肚皮外头一看色儿就知是什么味儿的,这东西用料不多卖得却贵,李氏和黎氏对孩子倒不怎么心疼,赵聪几个常从家里拿些贵点心过来给自家小孩儿一块儿吃,两人心头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