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的现代直播日常 第2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质疑的人不敢再言,这静心湖边还有很多官爷镇守呢,万一传到这些官爷们耳朵里,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是会被扔进大理寺的。

  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人伫足湖边,旁边的少年看他神色哀戚,便问:“阿爹,你怎么了?”

  中年人牵起袖口揾了揾泪,“没什么,风大,沙子进眼睛了。”

  少年却摇了摇头,“阿爹可是又想起了三弟和阿娘他们?”

  中年人不语,泪水却止不住。

  他们并非京城人,祖籍乃是渭城的。那一年,渭河泛滥,洪水淹没了多少村庄,他们村也被冲走了。

  而他和长子出门行商,得知消息赶回去时,只剩被洪水肆虐后的一片狼藉。他们的家没有了,家人也没有了,连尸骨都难以找回安葬。

  没了家之后,他们一路逃难,到处走商。幸而他们祖祖辈辈都是木匠,凭着这一门手艺,还不至于沦落到行乞、卖身或饿死的地步。

  再后来,听闻秦皇后推行新政,减免天下匠人的赋税,还有诸多鼓励拓新的政策,他们便来到京城,在这里安了家。

  他们世代都是靠手吃饭的匠人,也吃得苦,在秦皇后的新政扶持下,日子也越过越好。可惜这样的好日子,他那些惨死的妻儿父母却永远也享受不到了。

  今日见着秦皇后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看着那里的人们即使遇上这样可怖的天灾却能幸运得到解救,他心中又如何不触动?

  如果当年渭河洪灾,也有那样的小船、那样坚实的高楼、那样热心团结的百姓、那样可以随飞随停的“大蜻蜓”……他的妻儿父母及族人们,是不是也可以幸免一难?

  但世上没有如果。

  世人都骂秦皇后心胸狭隘、嫉妒成性,是个祸国妖后,但在他们这些匠人眼里,秦皇后比起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礼仪教化的读书人,更关心百姓、胸怀天下。

  可惜自秦皇后死后,新政已被推翻,前些日子官府还强行征收税银,说是要给江南百姓赈灾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