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家主大人 第177节(2 / 7)
元墨摇摇头,表示没心情赏花,顺嘴抱怨了几句,将话题引到当年的事:“父皇,当年你收到我娘的信,信上说和你断情绝义,你是不是心里也很难过?”
“是呀,小姐那个心高气傲的性子,换谁谁不难过,何况是陛下?”和妃说着,柔声向皇帝道,“好在现在发现一场只不过是一场误会,陛下和小姐有情人终成眷属,臣妾也很替陛下和小姐高兴。”
皇帝轻轻握住和妃的手:“论温婉贤良,再多世家女子也不及你。”
和妃脸上微红,轻轻挣脱:“陛下,孩子在还在这儿呢。”
皇帝呵呵一笑。
元墨托着腮,闷闷道:“娘在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你娘怨朕一直没去看她,说今后也不必去了,说若朕还念着一两分故旧之情,就收下她的丫环,权当她在朕的身边了。唉,她哪里知道,那段日子为了明璃嫁入姜家的事,朕是忙得焦头烂额,又逢南伽国在边境作乱,黄河水患,朕哪里有空顾念儿女私情?”
女伎同恩客不欢而散,确实是赠礼断情之事,但送侍女这种还是前所未有,应该是和妃改动了信中的内容。
元墨尽量克制住心里的怒意,向和妃微微一笑:“还好娘娘温柔体贴,一直陪在父皇身边,我娘才能跟父皇团聚。”
和妃眼圈泛红:“别这么说。我只恨自己知道得太晚了,若是早些知道,也不会叫你们娘俩吃这么多苦……”
皇帝拍拍和妃的手,叹了口气:“说来也是朕的不是。当时虽是收下了你和妃娘娘,但因心头有气,只不过是把她丢在后宫,从来没有去看过她一次。后来有一次,有马匹受惊,眼看就要伤着朕,那些后妃一个个吓得四处逃蹿,只有她挡在朕的身前,那时朕才知道她的好。”
姜九怀说得没错,和妃估计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她没有母族,没有子女,全身心依附于他,对他死心塌地,没有任何私心。
若没有实证,单凭一个赵姑姑的证词,和妃只要把逢春推出来挡罪即可了事。
“和妃娘娘确实是百里挑一的好女子,”元墨微微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父皇好福气。”
和妃脸上有一丝不好意思:“公主别打趣我了。”又笑道,“不是说过了么?没有外人的时候,叫林姨就好,叫娘娘生份了。”
↑返回顶部↑
“是呀,小姐那个心高气傲的性子,换谁谁不难过,何况是陛下?”和妃说着,柔声向皇帝道,“好在现在发现一场只不过是一场误会,陛下和小姐有情人终成眷属,臣妾也很替陛下和小姐高兴。”
皇帝轻轻握住和妃的手:“论温婉贤良,再多世家女子也不及你。”
和妃脸上微红,轻轻挣脱:“陛下,孩子在还在这儿呢。”
皇帝呵呵一笑。
元墨托着腮,闷闷道:“娘在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你娘怨朕一直没去看她,说今后也不必去了,说若朕还念着一两分故旧之情,就收下她的丫环,权当她在朕的身边了。唉,她哪里知道,那段日子为了明璃嫁入姜家的事,朕是忙得焦头烂额,又逢南伽国在边境作乱,黄河水患,朕哪里有空顾念儿女私情?”
女伎同恩客不欢而散,确实是赠礼断情之事,但送侍女这种还是前所未有,应该是和妃改动了信中的内容。
元墨尽量克制住心里的怒意,向和妃微微一笑:“还好娘娘温柔体贴,一直陪在父皇身边,我娘才能跟父皇团聚。”
和妃眼圈泛红:“别这么说。我只恨自己知道得太晚了,若是早些知道,也不会叫你们娘俩吃这么多苦……”
皇帝拍拍和妃的手,叹了口气:“说来也是朕的不是。当时虽是收下了你和妃娘娘,但因心头有气,只不过是把她丢在后宫,从来没有去看过她一次。后来有一次,有马匹受惊,眼看就要伤着朕,那些后妃一个个吓得四处逃蹿,只有她挡在朕的身前,那时朕才知道她的好。”
姜九怀说得没错,和妃估计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她没有母族,没有子女,全身心依附于他,对他死心塌地,没有任何私心。
若没有实证,单凭一个赵姑姑的证词,和妃只要把逢春推出来挡罪即可了事。
“和妃娘娘确实是百里挑一的好女子,”元墨微微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父皇好福气。”
和妃脸上有一丝不好意思:“公主别打趣我了。”又笑道,“不是说过了么?没有外人的时候,叫林姨就好,叫娘娘生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