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66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周秋萍没少见狂人,但狂到他这份上,她也真开了眼界。

  杜仲叹气:“他也算个人才呀,闹成这样实在是乱七八糟。”

  他最早知道这位角色不是因为他拉了一堆部委的老干部给他站台卖电机技术,而是因为沈-太福搞推销。

  此人在欠了一屁股债的情况下,跑去海南发了家。

  去年其他人都忙着在海南炒地皮,他却想办法卖长城的债券,而且卖的方法相当的绝。

  别人找国家干部找明星为自己打开知名度,他好了,他的销售人员全是歌舞厅和卡拉ok房的小姐。

  为啥呢?因为海南岛的投资客多,有钱人也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歌舞厅和卡拉ok房谈生意的。

  沈-太福就和小姐们说好了,只要她们能拉来一单生意,那么就给她们2%的提成。

  靠着这一招,利用一个节能电机转让技术,他在海南创下了20天集资2,000万的奇迹,轰动一时。

  摸着良心说,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杜仲要竖起大拇指夸奖一声对方,的确很牛掰。完全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如果他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了集资上,而是弄到了钱就好好搞实业,那他绝对能够成为一代营销大师,而不是身陷囹圄。

  杜仲叹气道:“咱们现在的企业家好像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埋头做事,完全没有广告宣传的意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另一种就是夸夸其谈,到处放卫星到处搞钱,却完全不事生产,全部用来花花人。”

  朱莉好奇了一句:“他们不搞生产,这么长时间,哪儿来的利润呢?难道就没人管他们?”

  因为此事挺轰动的,法务一直在关注这个案件,所以知道的情况也就多些:“他用的是集资款当成卖东西的货款,然后还上缴利润和税收,所以很有欺骗性。而且,还有部委的领导给他站台,所以他就越来越张狂了。”

  只是他这一倒,无数人的发财美梦估计就要破灭了。按照他的手段,他集资来的钱还剩下多少,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