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有福 第236节(3 / 7)
王多寿就知道岔子可能就出在这了。
可能对方就是知道没有赐婚圣旨,才敢以‘不成礼’为由图谋后位。
……
要知道赐婚这种事,对下面人来说重要,但对上面的人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皇帝、皇后、太后、甚至妃位以上的品级,都可以给下面的人赐婚。
有时就是一句话,陛下给谁谁谁赐婚了。
好了,下面人都知道了,自然秉着口谕去办。
只有相对来说,较为重要事情和场合,才会颁发圣旨着重其重要性。比如说给某某皇子赐婚皇子妃,比如说与蒙古联姻,某某公主嫁过去,额驸是谁谁谁。
而当时卫傅和福儿的处境是被圈在东宫,临被流放之前,有人来告诉他们陛下给二人赐婚了,然后仓促补了个婚礼。
这种情形下,只有口谕,没有书面圣旨很正常。
要是正武帝还在,这事其实也简单。
他自己发下的口谕,他肯定记得。
问题是正武帝,哦,现在该叫太上皇了,带上太上皇后跑了,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可能背后那些人就是抓住这点,才会闹得这一出。
不同于王多寿的忧心忡忡,福儿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你别担心这个,别说你姐夫还在那儿,你忘了你姐夫做官后,我有封赠诰命的诰书?”
↑返回顶部↑
可能对方就是知道没有赐婚圣旨,才敢以‘不成礼’为由图谋后位。
……
要知道赐婚这种事,对下面人来说重要,但对上面的人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皇帝、皇后、太后、甚至妃位以上的品级,都可以给下面的人赐婚。
有时就是一句话,陛下给谁谁谁赐婚了。
好了,下面人都知道了,自然秉着口谕去办。
只有相对来说,较为重要事情和场合,才会颁发圣旨着重其重要性。比如说给某某皇子赐婚皇子妃,比如说与蒙古联姻,某某公主嫁过去,额驸是谁谁谁。
而当时卫傅和福儿的处境是被圈在东宫,临被流放之前,有人来告诉他们陛下给二人赐婚了,然后仓促补了个婚礼。
这种情形下,只有口谕,没有书面圣旨很正常。
要是正武帝还在,这事其实也简单。
他自己发下的口谕,他肯定记得。
问题是正武帝,哦,现在该叫太上皇了,带上太上皇后跑了,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可能背后那些人就是抓住这点,才会闹得这一出。
不同于王多寿的忧心忡忡,福儿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你别担心这个,别说你姐夫还在那儿,你忘了你姐夫做官后,我有封赠诰命的诰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