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有福 第83节(3 / 7)
北方文风本就不如南方盛,每年朝廷取士南北两方分别取六成、四成,而北方这四成河南、山东、山西、顺天的士子又要占去大多数,辽边三地百数不占一。
别看在辽边当个秀才、举人似乎很不得了,实际上由于当地文风势弱,读书的人远不如南方诸地。
而南方因读书人众多,每年赴考县、府、院、乡试的人数,是辽边几倍不止,人家那儿是千万人过独木桥,这边也是过独木桥,但相对没那么挤。
也因此这边的举人拿出去,和南方的举人相比,是绝对比不了了。
建京提学道已经连续两科进士考中都挂零了,这让生为本地提学道的何有道,颇为面上无光。
关键是即为学政,政绩考评自然都与当地学风,以及每科取士的人数挂钩。
何有道日思夜想都想离开建京,哪怕是回京后分派到地方上,随便哪个地方,也比在这冷飕飕的陪都强。
这个冷飕飕,可不光是指此地寒冷,也指在建京当官的是坐冷板凳。这是朝中公认的,被分派到陪都来当官的,不是来养老,就是来坐冷板凳的。
不提这些,这边何有道听了属下的话,心里很是妥帖。
他看过那个卫傅的文章,哪怕挑剔如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以这么说,让他回去重考一次生员,文章也不一定有人家写得好。
也许今年建京提学道真能送出去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若对方在会试殿试中拿个头甲前三名,他这一次就能跟上峰提一提回京的事了。
只是卫傅这个名儿怎么有点耳熟?
何有道想了又想,还是没想起来自己认识一个叫卫傅的人。
又觉得自己实在想得有些多,对方如今不过是个秀才,他倒替人把进士都给想了。
.
↑返回顶部↑
别看在辽边当个秀才、举人似乎很不得了,实际上由于当地文风势弱,读书的人远不如南方诸地。
而南方因读书人众多,每年赴考县、府、院、乡试的人数,是辽边几倍不止,人家那儿是千万人过独木桥,这边也是过独木桥,但相对没那么挤。
也因此这边的举人拿出去,和南方的举人相比,是绝对比不了了。
建京提学道已经连续两科进士考中都挂零了,这让生为本地提学道的何有道,颇为面上无光。
关键是即为学政,政绩考评自然都与当地学风,以及每科取士的人数挂钩。
何有道日思夜想都想离开建京,哪怕是回京后分派到地方上,随便哪个地方,也比在这冷飕飕的陪都强。
这个冷飕飕,可不光是指此地寒冷,也指在建京当官的是坐冷板凳。这是朝中公认的,被分派到陪都来当官的,不是来养老,就是来坐冷板凳的。
不提这些,这边何有道听了属下的话,心里很是妥帖。
他看过那个卫傅的文章,哪怕挑剔如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以这么说,让他回去重考一次生员,文章也不一定有人家写得好。
也许今年建京提学道真能送出去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若对方在会试殿试中拿个头甲前三名,他这一次就能跟上峰提一提回京的事了。
只是卫傅这个名儿怎么有点耳熟?
何有道想了又想,还是没想起来自己认识一个叫卫傅的人。
又觉得自己实在想得有些多,对方如今不过是个秀才,他倒替人把进士都给想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