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第9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城墙修缮工作进度并不快,倒不是不顺利,而是来自涅宫那边的工匠颇有创新精神,决意要为皇帝修一个最最坚固的城池出来,所以一开始没法推进得太迅速。

  本来的城墙里面内部是土、小石头跟沙子,外部则砌了砖面用来固定,年岁日久,相关的图纸模糊不全,工匠们先得仔细研究一下原来的构造,才能给出修缮方案来。

  被任飞鸿带来的年轻小官道:“尚书莫要担忧,依下官看,大约半年便可修好。”

  黄许闻言,吃了一惊——他本事不怎样,到底在工部待了那么些年,基本的经验跟眼光还是有的,知道以建平城池的规模,哪怕不惜民力物力地赶工,少说也得七八个月才能修成,而且还难以保证质量。

  “建平乃是大周都城,莫要为了一时图块,就随意敷衍。”

  年轻小官昂然道:“下官在景苑时,曾在陛下左右侍奉,亲眼见过陛下调制泥胶。”

  黄许恍然。

  ——既然跟皇帝有关,那速度再快,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年轻小官出身寒门,没太多架子,亲自带着工匠们不断尝试新配方,他们都记得,皇帝在做实验的时候,会不断更换配料的比例,然后将数据仔细记录下来,不断对比,规范作业。

  纵然没有在现代社会读过书,但来自现代的科学习惯已然对景苑中人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着将水泥跟其它物质搅拌在一起,并仔细记下需要的矿石种类跟配料比,准备在研制好后,送至各地,让其余受损的城池也按此标准修缮。

  大周的工匠本来走的是经验流,但这种传统,随着温晏然的到来开始慢慢产生了变化。

  黄许等人还注意到,景苑那边人所用的量具也与外界不同。

  年轻小官笑:“这些自然也是陛下所制。”

  温晏然需要做实验,当然也就需要带有刻度的各种工具,她本来想让工匠们自由发挥,可惜少府那边制作的旧型量具用得不顺手,温晏然便不得不过去给予了全面且细致的技术指导,让匠人照着自己给出的形状,刻度标准,依次制作出了三角板,直尺,圆规等事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