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第64节(4 / 7)
“最后,咱们这边虽然兵马粮草都不缺,但力量分散,且大多驻守在横平附近,而建平大军已经集结成势,这是第三重不利之处。”
话音方落,内室中不少人的脸色已经变得不那么好看起来,其实因为立场的缘故,庾高还剩下了一些话没说完,那就是温晏然还有大义的名分在身上,他们之所以能把人给忽悠住,实在是因为东边豪强太多,邬堡林立,等于是遍布着一大群国中之国,天然便不愿中枢过于强横,所以宁愿拥戴一个身份不清不楚的“泉陵侯”,也不肯承认新帝,然而这些说法在东地有用,到了中部,南部,北部乃至于西部,只怕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庾高也是一位读书人,他当年曾受过玄阳子大恩,所以才立誓终身追随侍奉田东阳,又因为有些能耐在身上,所以往日间反倒比典无恶等弟子更受倚重,若以本心论,庾高其实不愿沦为贼寇,然而在听到玄阳子被燕小楼如屠鸡杀狗那般宰杀于董侯府邸的消息后,心中实在是愤恨不能平,这才下定决心,要随典无恶起事。
其实孙无极等玄阳子的徒弟心下虽然有点不服气庾高一向受到重用,但典无恶却晓得对方是个有本事的人,所以谋反之后,倒肯摈弃往日嫌隙,多多听从他的意见。
典无恶:“那依庾君所见,我等又当如何?”
庾高回答:“大将军应当派身边具有威望的亲信去前线督战,这样一来,等战败后,才好及时收拢残卒。”
典无恶默然片刻,才道:“在庾君看来,与陶贼交手后,我等一定会失败吗?”
庾高点头又摇头:“单以一城一地的得失看,东部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与陶驾相提并论,然而纵观全局,将军也未必没有胜机。”
典无恶:“愿闻其详。”
庾高叹息:“这些日子,在下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建平那位小皇帝的行事风格。此人能平定台州,靠的不止是行军打仗的本事,也实在有些安定地方,理政治民的手段,虽然常有狠辣之事传闻,其实倒也不失仁厚之处。”
内室中有人听到他夸奖温晏然,忍不住冷哼一声。
典无恶却道:“论起知人之能,我不如庾君远矣。知己知彼,方是取胜之道,庾君能够揣度人心,对大局而言,又有什么不好呢?”
庾高安静听完,随后行了一礼,才道:“多谢大将军信重。”接着道,“建平那位小皇帝所思极远,所以必然会考虑战胜后的安民问题。”
温晏然一朝初期,中枢的人才储备经过厉帝的糟蹋,其实已经凋零得非常厉害,所以她登基后身边掣肘之人固然不多,但能用之人也实在没有几个。
庾高恳切:“如此一来,小皇帝便只能选用本地大族来安抚东部。”
↑返回顶部↑
话音方落,内室中不少人的脸色已经变得不那么好看起来,其实因为立场的缘故,庾高还剩下了一些话没说完,那就是温晏然还有大义的名分在身上,他们之所以能把人给忽悠住,实在是因为东边豪强太多,邬堡林立,等于是遍布着一大群国中之国,天然便不愿中枢过于强横,所以宁愿拥戴一个身份不清不楚的“泉陵侯”,也不肯承认新帝,然而这些说法在东地有用,到了中部,南部,北部乃至于西部,只怕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庾高也是一位读书人,他当年曾受过玄阳子大恩,所以才立誓终身追随侍奉田东阳,又因为有些能耐在身上,所以往日间反倒比典无恶等弟子更受倚重,若以本心论,庾高其实不愿沦为贼寇,然而在听到玄阳子被燕小楼如屠鸡杀狗那般宰杀于董侯府邸的消息后,心中实在是愤恨不能平,这才下定决心,要随典无恶起事。
其实孙无极等玄阳子的徒弟心下虽然有点不服气庾高一向受到重用,但典无恶却晓得对方是个有本事的人,所以谋反之后,倒肯摈弃往日嫌隙,多多听从他的意见。
典无恶:“那依庾君所见,我等又当如何?”
庾高回答:“大将军应当派身边具有威望的亲信去前线督战,这样一来,等战败后,才好及时收拢残卒。”
典无恶默然片刻,才道:“在庾君看来,与陶贼交手后,我等一定会失败吗?”
庾高点头又摇头:“单以一城一地的得失看,东部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与陶驾相提并论,然而纵观全局,将军也未必没有胜机。”
典无恶:“愿闻其详。”
庾高叹息:“这些日子,在下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建平那位小皇帝的行事风格。此人能平定台州,靠的不止是行军打仗的本事,也实在有些安定地方,理政治民的手段,虽然常有狠辣之事传闻,其实倒也不失仁厚之处。”
内室中有人听到他夸奖温晏然,忍不住冷哼一声。
典无恶却道:“论起知人之能,我不如庾君远矣。知己知彼,方是取胜之道,庾君能够揣度人心,对大局而言,又有什么不好呢?”
庾高安静听完,随后行了一礼,才道:“多谢大将军信重。”接着道,“建平那位小皇帝所思极远,所以必然会考虑战胜后的安民问题。”
温晏然一朝初期,中枢的人才储备经过厉帝的糟蹋,其实已经凋零得非常厉害,所以她登基后身边掣肘之人固然不多,但能用之人也实在没有几个。
庾高恳切:“如此一来,小皇帝便只能选用本地大族来安抚东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