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1 / 2)
众人纷纷点头,都道有理,其中一人骇异地道:“这慕容焉究竟是什么人,这么年轻竟然如此厉害,连逸剑、崧剑两宗的宗主都叫他师叔,这么说他就是过九阳和慕容擎云的师兄弟了,只不知他的师尊是哪位前辈?”
中年人闻言,不禁大为得意,那番话生似称赞自己一般,轻咳一声,复将众人目光拉回,说道:“说起他的师门,江湖中人知道的可没有几个,就连当年败给过九阳和慕容擎云的中原各大门派的老一辈人,恐怕也没有一个能说出过九阳的师门来历的。”
众人立刻被他的话深深吸引,纷纷接着追问。
中年人没有回答,只是品了一口杯中的茶,连道晋国的茶实在难喝。旁边几个急得红眼的索性将老板喊来,为他重新换了一壶蜀中成国的好茶,中年人方才连道“客气”,清咳一声,继续道:“其实啊,这慕容焉、封子綦和过九阳的师父确是一代高人,听说他的名字很奇怪,叫什么郑慧娘……”
“郑慧娘?”众人听名字都不禁大诧,道:“莫非他们的师父是个女的?”
中年人享受地饮了口茶,道:“非也非也。这位前辈的名字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个世外的奇人,听说他还练成了一种天下无敌的武功,名字叫作‘游神大法’,这位郑前辈自从练成了这一上乘武功,竟然返老还童,一百好几的人看上去竟然和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差不多……”
他话没说完,早有人大大地不信,道:“真的假的?天下还真有这种武功?”
中年人的话被人质疑,有些生气地道:“我骗你们干吗,这件事前一个月前还有人在前面的鸦儿镇亲自见过,你们若是不信,可以现在就上路,若是脚程快的,两天后就能到了那里,可以打听打听么。要是我信口雌黄,就让我……让我口舌生疮,得个现眼报!”
这时,另外一个江湖客突然道:“这位兄台的话确是千真万确,这件事我也略有耳闻,听说当是这位郑前辈一掌就打折了十丈外一棵三人合围的大树,还收了当年段国五大狼主的三个作了挂名的弟子。给他们起了法号,叫什么黑豆、黄豆和绿豆……”
众人被他的话惊得目瞪口呆,我的妈啊,十丈外一棵三人合围的大树,他能一掌打断,这是什么等级啊。当下众人都不禁心中羡慕那三匹狼,不知是他们几生修来的福气,老来老来竟然能改邪归正,还拜了世外高人为师。
其中一个叹道:“这么说来,这次鸣月山两宗有封子綦和慕容焉坐镇,有一场大大地热闹可看了。”
“这还用问!”那中年人道:“这场架乃是中原和燕国最高者的比试,百年难逢,就算被打死,看上一眼也值得,我是非去不可的!”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都嚷着结伴同去。这回倒好,那个慕容焉越拦越糟,去看热闹的门派和江湖中人愈多了,这也难怪,天下凡是稍有一技之长的人一般都比平常人有脾气,有性格,以武犯禁向来是江湖人的金科玉律,你愈是遮遮掩遮掩掩,结果就更加欲盖弥彰。
这些江湖中人暂且不说,却说霁霖谷内,花絮飘零。
一俊朗少年从那爿木屋中出来,背上束着一具古琴,迳向南去。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白首荆山慕容焉。他刚行到那瀑布左近,蓦见一道人影骤然一闪,倏忽进了一处山洞,心中一滞,当下也纵身掠到洞外,倾耳细听。立刻听到了那熟悉的笑声,年轻人当即认出此人正是将自己陷下磐风岩,又追至谷中的那个黒衣人。
↑返回顶部↑
中年人闻言,不禁大为得意,那番话生似称赞自己一般,轻咳一声,复将众人目光拉回,说道:“说起他的师门,江湖中人知道的可没有几个,就连当年败给过九阳和慕容擎云的中原各大门派的老一辈人,恐怕也没有一个能说出过九阳的师门来历的。”
众人立刻被他的话深深吸引,纷纷接着追问。
中年人没有回答,只是品了一口杯中的茶,连道晋国的茶实在难喝。旁边几个急得红眼的索性将老板喊来,为他重新换了一壶蜀中成国的好茶,中年人方才连道“客气”,清咳一声,继续道:“其实啊,这慕容焉、封子綦和过九阳的师父确是一代高人,听说他的名字很奇怪,叫什么郑慧娘……”
“郑慧娘?”众人听名字都不禁大诧,道:“莫非他们的师父是个女的?”
中年人享受地饮了口茶,道:“非也非也。这位前辈的名字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个世外的奇人,听说他还练成了一种天下无敌的武功,名字叫作‘游神大法’,这位郑前辈自从练成了这一上乘武功,竟然返老还童,一百好几的人看上去竟然和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差不多……”
他话没说完,早有人大大地不信,道:“真的假的?天下还真有这种武功?”
中年人的话被人质疑,有些生气地道:“我骗你们干吗,这件事前一个月前还有人在前面的鸦儿镇亲自见过,你们若是不信,可以现在就上路,若是脚程快的,两天后就能到了那里,可以打听打听么。要是我信口雌黄,就让我……让我口舌生疮,得个现眼报!”
这时,另外一个江湖客突然道:“这位兄台的话确是千真万确,这件事我也略有耳闻,听说当是这位郑前辈一掌就打折了十丈外一棵三人合围的大树,还收了当年段国五大狼主的三个作了挂名的弟子。给他们起了法号,叫什么黑豆、黄豆和绿豆……”
众人被他的话惊得目瞪口呆,我的妈啊,十丈外一棵三人合围的大树,他能一掌打断,这是什么等级啊。当下众人都不禁心中羡慕那三匹狼,不知是他们几生修来的福气,老来老来竟然能改邪归正,还拜了世外高人为师。
其中一个叹道:“这么说来,这次鸣月山两宗有封子綦和慕容焉坐镇,有一场大大地热闹可看了。”
“这还用问!”那中年人道:“这场架乃是中原和燕国最高者的比试,百年难逢,就算被打死,看上一眼也值得,我是非去不可的!”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都嚷着结伴同去。这回倒好,那个慕容焉越拦越糟,去看热闹的门派和江湖中人愈多了,这也难怪,天下凡是稍有一技之长的人一般都比平常人有脾气,有性格,以武犯禁向来是江湖人的金科玉律,你愈是遮遮掩遮掩掩,结果就更加欲盖弥彰。
这些江湖中人暂且不说,却说霁霖谷内,花絮飘零。
一俊朗少年从那爿木屋中出来,背上束着一具古琴,迳向南去。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白首荆山慕容焉。他刚行到那瀑布左近,蓦见一道人影骤然一闪,倏忽进了一处山洞,心中一滞,当下也纵身掠到洞外,倾耳细听。立刻听到了那熟悉的笑声,年轻人当即认出此人正是将自己陷下磐风岩,又追至谷中的那个黒衣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