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2)
凌一叶愈听愈奇,听他谈吐不俗,当真有几分兴趣,也不顾三个弟子拦阻,当下遂应道:“我既然说给你个公平的机会,倒是想知道你用三根竹杆代替六根铁钉,如何能挡我的一剑,我们就试试看,你请。”
所有的人闻言都觉奇怪,十只铁钉尚不能挡那凌一叶一剑,这四只铁钉三支竹杆又怎么会挡得过十只铁钉呢。当下众人都好奇地看着那少年樵夫,但见他从路边不远处砍了一株修竹,斩了三段内径比那铁钉稍大一点的空竹,又将它们分别套在上面的三枚铁钉上,当他用力套的时候,趁人不注意,暗暗用手将竹子和竹内的铁钉弄歪了一点,但他的动作非常微弱,场中除了那个牵马的少年,竟再无一人看清,甚至凌一叶也是蒙然不知。
当他将三茎空竹套好,拍了拍手,转身向凌一叶道:“我已经准备好了,阁下请再拔剑一挥。”
那凌一叶十分好奇,虽觉这少年樵夫气宇非凡,但仅凭这三管空竹,就断定自己斩不断上面的四支,实在有些不信,又有点失望。但眼下自己既然已经许诺了他这次机会,自不能食言而肥,当着众人的面作了口舌小人。那群剑客还道这少年有什么奇招妙招,谁知却只添了三茎空竹,又开始大失所望,暗怨他失去了一次好的机会。
凌一叶踱了过去,立在那棵大树下,一言不发右手扶剑,看了那几截竹子一眼,突然……
众人耳中但闻一声惊鸣,眼中青朦朦的光华,霍的一亮,一束剑光嘶声闪过,紧接着三声噼啪的响声,再看凌一叶,众人都呆了,而凌一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他的剑搭在第四枚铁钉上,上面的三竹三铁俱被斩下一截,但第四枚铁钉却只砍了一道剑痕,果如那少年樵夫所料,凌一叶的剑真的没有斩断第四枚铁钉。那三个大汉更惊呆了,任他们想破脑袋,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师父能砍断十只,这次为何却斩不断四只。恐怕这个问题在场的人都想知道,但又没有人知道。凌一叶亦是如此,他甚至忘记了潇洒地将长剑收回鞘里。
四下数声骤极惊呼齐起:“奇哉!妙哉!”
“好奇怪的方法,这究竟是怎么回是?”
众人一面惊诧,一面心中所喜,凌一叶这一剑不但人受气的群雄长出了口气,更使他们有机会到令支一行。这时,又有人喟叹梁拙与冯断南走得可惜,丢了人不说,连热闹也没看成。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那牵马的少年突然走到场中,向那少年樵夫一抱拳,道:“这位大哥果然不凡,小弟卓北庐佩服得很,想扬一言!”
那少年樵夫磊落地点了点头,凌一叶闻言,威棱外射,寒着脸收了长剑,有些难看地问那卓北庐道:“慢着,听你的话,分明知道我为何没斩断这四枚铁钉了,是么?”
卓北庐未加辩解地道:“知道倒说不上,只是有点看法……”他顿了一回,扫了众人一眼,继续道:“凌先生的这柄剑虽削得动铁钉,但绝非是什么剑利,听说方才一剑斩断了十枚,定然是靠内力取胜,而你这种不钝不利的兵器,最为普通,也最忌柔韧之物,这位大哥将上面的三枚钉放在竹心内,并将那三枚钉稍稍弄斜。阁下挥剑砍下,竹片柔韧,受力分散而背面纵向裂开,又因为铁钉倾斜而三次斜滑分力,如此三次,正所谓一股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你的剑又怎么能斩过第四枚呢,而且……”
他缓了一缓,扫了众人佩服的目光一眼,朗朗地续道:“最重要的是,你根本没将这些小事放在眼里,一剑斩下又未用尽全力,轻视之心才是一剑未竟的重要原因。”言罢,转首看了那少年樵夫一眼,抱拳一笑道:“凌先生,我说的可对么?”
那少年樵夫点了点头,却并不搭言,只转向凌一叶道:“我们可以走了吗?”
四下的江湖中人,都不意有如此莫测的变化,更不意如今听那卓北庐精妙绝伦的见解,不禁对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次不但他们可以进令支,这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进令支京都了,叫这群江湖中人如何不心中激动。
↑返回顶部↑
所有的人闻言都觉奇怪,十只铁钉尚不能挡那凌一叶一剑,这四只铁钉三支竹杆又怎么会挡得过十只铁钉呢。当下众人都好奇地看着那少年樵夫,但见他从路边不远处砍了一株修竹,斩了三段内径比那铁钉稍大一点的空竹,又将它们分别套在上面的三枚铁钉上,当他用力套的时候,趁人不注意,暗暗用手将竹子和竹内的铁钉弄歪了一点,但他的动作非常微弱,场中除了那个牵马的少年,竟再无一人看清,甚至凌一叶也是蒙然不知。
当他将三茎空竹套好,拍了拍手,转身向凌一叶道:“我已经准备好了,阁下请再拔剑一挥。”
那凌一叶十分好奇,虽觉这少年樵夫气宇非凡,但仅凭这三管空竹,就断定自己斩不断上面的四支,实在有些不信,又有点失望。但眼下自己既然已经许诺了他这次机会,自不能食言而肥,当着众人的面作了口舌小人。那群剑客还道这少年有什么奇招妙招,谁知却只添了三茎空竹,又开始大失所望,暗怨他失去了一次好的机会。
凌一叶踱了过去,立在那棵大树下,一言不发右手扶剑,看了那几截竹子一眼,突然……
众人耳中但闻一声惊鸣,眼中青朦朦的光华,霍的一亮,一束剑光嘶声闪过,紧接着三声噼啪的响声,再看凌一叶,众人都呆了,而凌一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他的剑搭在第四枚铁钉上,上面的三竹三铁俱被斩下一截,但第四枚铁钉却只砍了一道剑痕,果如那少年樵夫所料,凌一叶的剑真的没有斩断第四枚铁钉。那三个大汉更惊呆了,任他们想破脑袋,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师父能砍断十只,这次为何却斩不断四只。恐怕这个问题在场的人都想知道,但又没有人知道。凌一叶亦是如此,他甚至忘记了潇洒地将长剑收回鞘里。
四下数声骤极惊呼齐起:“奇哉!妙哉!”
“好奇怪的方法,这究竟是怎么回是?”
众人一面惊诧,一面心中所喜,凌一叶这一剑不但人受气的群雄长出了口气,更使他们有机会到令支一行。这时,又有人喟叹梁拙与冯断南走得可惜,丢了人不说,连热闹也没看成。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那牵马的少年突然走到场中,向那少年樵夫一抱拳,道:“这位大哥果然不凡,小弟卓北庐佩服得很,想扬一言!”
那少年樵夫磊落地点了点头,凌一叶闻言,威棱外射,寒着脸收了长剑,有些难看地问那卓北庐道:“慢着,听你的话,分明知道我为何没斩断这四枚铁钉了,是么?”
卓北庐未加辩解地道:“知道倒说不上,只是有点看法……”他顿了一回,扫了众人一眼,继续道:“凌先生的这柄剑虽削得动铁钉,但绝非是什么剑利,听说方才一剑斩断了十枚,定然是靠内力取胜,而你这种不钝不利的兵器,最为普通,也最忌柔韧之物,这位大哥将上面的三枚钉放在竹心内,并将那三枚钉稍稍弄斜。阁下挥剑砍下,竹片柔韧,受力分散而背面纵向裂开,又因为铁钉倾斜而三次斜滑分力,如此三次,正所谓一股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你的剑又怎么能斩过第四枚呢,而且……”
他缓了一缓,扫了众人佩服的目光一眼,朗朗地续道:“最重要的是,你根本没将这些小事放在眼里,一剑斩下又未用尽全力,轻视之心才是一剑未竟的重要原因。”言罢,转首看了那少年樵夫一眼,抱拳一笑道:“凌先生,我说的可对么?”
那少年樵夫点了点头,却并不搭言,只转向凌一叶道:“我们可以走了吗?”
四下的江湖中人,都不意有如此莫测的变化,更不意如今听那卓北庐精妙绝伦的见解,不禁对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次不但他们可以进令支,这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进令支京都了,叫这群江湖中人如何不心中激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