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00节(4 / 7)
可是和蛰伏乡野三十年,只为等一位明主的瞿英不同,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朝堂,执掌中书省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到今天,最初的理想已经实现了,甚至比他想象的更好,他便也知足地停下来,不再奢望更多。
这时候退下去,他这一生可以称得上圆满顺遂,没有任何不足。
于公,他已经完成了当年迎庆王回京时的所有想法。于私,因为他身在中书省,所以家中子侄一直难以往上晋升。特别是韩瑾之,他已经在外面转任过三次,打磨得十分纯熟,只差一个回京的机会。
既然如此,于公于私,他都应该退下来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韩青与瞿英对视一眼,彼此都心知肚明,但是谁都不会去说破。
虽然贺星回没有说过她的志向,可是她身边的近臣们,多多少少都能察觉到一点。特别是这两年,在立储一事上,贺星回的拖延态度实在太明显了。
为什么就是不肯立储?必然不会是因为想推袁嘉上位。如果她就是要立一个皇太女,这些重臣谁又能拦得住她呢?
迟迟不立,必然就是有别的缘故。
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这圆满顺遂不会添上一分裂痕,韩青才选择了在这个时候退下去,不去面对那个时刻。
这份“自知之明”让他立于朝堂数十年不倒,也让他在最合适的时候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沉默片刻后,韩青笑着举起茶杯,“喝茶。”
瞿英抿了一口茶,站起身道,“既如此,下官这就回去上覆陛下。”
韩青饮尽一盏茶,起身相送。
之后,免不了还有个三请三辞的流程,直到最后一次推拒,贺星回这才允了他的请辞,召他入宫奏对。
这也是应有的流程,他这一走,中书令的位置就空下来了,他这个前任是有资格提一下继任者的名字的。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他对朝廷接下来的建议,要说给贺星回听。再者便是趁此机会,为自家子侄们要点好处了。
↑返回顶部↑
这时候退下去,他这一生可以称得上圆满顺遂,没有任何不足。
于公,他已经完成了当年迎庆王回京时的所有想法。于私,因为他身在中书省,所以家中子侄一直难以往上晋升。特别是韩瑾之,他已经在外面转任过三次,打磨得十分纯熟,只差一个回京的机会。
既然如此,于公于私,他都应该退下来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韩青与瞿英对视一眼,彼此都心知肚明,但是谁都不会去说破。
虽然贺星回没有说过她的志向,可是她身边的近臣们,多多少少都能察觉到一点。特别是这两年,在立储一事上,贺星回的拖延态度实在太明显了。
为什么就是不肯立储?必然不会是因为想推袁嘉上位。如果她就是要立一个皇太女,这些重臣谁又能拦得住她呢?
迟迟不立,必然就是有别的缘故。
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这圆满顺遂不会添上一分裂痕,韩青才选择了在这个时候退下去,不去面对那个时刻。
这份“自知之明”让他立于朝堂数十年不倒,也让他在最合适的时候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沉默片刻后,韩青笑着举起茶杯,“喝茶。”
瞿英抿了一口茶,站起身道,“既如此,下官这就回去上覆陛下。”
韩青饮尽一盏茶,起身相送。
之后,免不了还有个三请三辞的流程,直到最后一次推拒,贺星回这才允了他的请辞,召他入宫奏对。
这也是应有的流程,他这一走,中书令的位置就空下来了,他这个前任是有资格提一下继任者的名字的。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他对朝廷接下来的建议,要说给贺星回听。再者便是趁此机会,为自家子侄们要点好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