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科举) 第112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位热情的婶子正是左宏吉他娘,她一听这话就连忙摆手。

  “嗨,这叫什么客气啊。”她搓了搓手, 一边领着他们几人往院子里去,一边真心实意地道:“您是把我儿他们救出来的大恩人,我们怎么报答都不嫌过分,招呼您和夫人几句还真算不上客气。”

  沈伯文听罢,摇了摇头,却道:“职责所在, 这是我应当做的。”

  这不是官话套话, 而是他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

  不料左母却自有她的一番逻辑, 不赞同地反驳:“话是这么说,可那个姓黄的和姓秦的狗官, 不也是当官的吗,一个个长得倒是人模狗样的,结果做出来都是什么猪狗不如的事, 照我看啊, 能不能做出来好事, 跟是不是做官的没有关系, 还得靠良心。”

  沈伯文不再反驳了,笑了笑,温和地道:“您说得对。”

  “就是么。”

  左母立马点头,然后又同周如玉说起话来,半点儿都没有见了官员及其家眷的拘束感。

  这般相处,让沈伯文也觉得很是放松,这些天见了许多青壮们的家人们,每一个见了他都像是见了大恩人,感恩戴德的,在领回儿子之后,还要再带着自家准备的谢礼再来一趟。

  大部分都是自家产的土鸡蛋,各类瓜果蔬菜,还有人牵了只小羊羔送过来……

  整个通判衙门的人都被弄得哭笑不得。

  因为他先前就勒令下属们不许收百姓们的东西,因而此时正对他敬畏得不得了的官吏们每日都要经历百姓送来东西,他们推拒,再送,再推拒的过程。

  走了一段路,他们就来到左宏吉还有牛二郎他们养伤的那个院子里,刚走进来,就听见从房间里头传出热热闹闹的说话声,听起来有不少人都过来看望病人们,正在用兴化话同他们讲前两日发生的事,其中声音最大的那个,沈伯文想了想。

  好像是叫姜大郎?

  沈伯文停了步子,打算让他们先讲一会儿,自己现在进去,倒是打扰了他们的谈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