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63节(1 / 7)
这是第三次陪儿子去府城了,送儿子到府城,就是租客栈。
院试的考试地方也在府城, 但与府试的地点不同,客栈就不是之前租的那家,是以陈如松陪着儿子在新客栈歇了一夜,这一夜无事后,陈如松就打算回去载一车读书人来。
“小景,爹回一趟县城,你自个在客栈,每日吃饭就跟咱们一车来的同窗一块知道吗?”
小景点头,“爹,你放心就是,我都多大了,能好好照顾自己的。”
儿子确实懂事,陈如松还算放心,拜托同来的两家帮着照看,他赶忙回县城,接了一车晚去赶考的读书人。
每年这些读书人考试的时候,是最挣银钱的,家里正缺银钱,可得抓住这个时机,多拉几个人多挣一些。
这一趟送到府城后,陈如松就没再继续,一是或许没有这么晚还不来府城准备的读书人,二是儿子如今也还十三岁,单独一个人在客栈住着,他也不那么放心,临近八月,他还是守着儿子为好。
院试的放榜日要比府试晚一些,参考的人更多,积年的老童生不少,是以在府城待的时日要比之前长一些。
儿子这一场考试,杨稔不太抱希望,儿子不是天纵奇才,只是较为勤奋刻苦,先生虽夸过儿子聪明,可大多数学生,只怕先生都会夸。
让儿子去考,也只是想让他经历一场,心里有个底,日后好考一些。
还有一个就是,公公去年又病了一场,不是小病,是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年轻身子骨健壮无事,如今老了就不行,拖了大半月才好一些,能走动,可与往日相差甚大。
杨稔是担忧公公今年有什么不好,若是今年不考,万一明年不能考,后年又没有院试,那儿子不得拖到十六岁才考。
第一次考都是没什么准备的,府试都不能一次考过,更难的院试只怕也不会,那么十七岁再考,若是还不过就得等到十九岁。
这还只是考秀才,就要这么些年,杨稔期望的不是儿子止步秀才,她希望儿子考上举人,甚至更进一步,一个考秀才拖六七年,太长了。
今年考了,心里能有个底,明年能考最好,不能考也比一次没考要好,在家里苦读也能找到该苦读的地方。
↑返回顶部↑
院试的考试地方也在府城, 但与府试的地点不同,客栈就不是之前租的那家,是以陈如松陪着儿子在新客栈歇了一夜,这一夜无事后,陈如松就打算回去载一车读书人来。
“小景,爹回一趟县城,你自个在客栈,每日吃饭就跟咱们一车来的同窗一块知道吗?”
小景点头,“爹,你放心就是,我都多大了,能好好照顾自己的。”
儿子确实懂事,陈如松还算放心,拜托同来的两家帮着照看,他赶忙回县城,接了一车晚去赶考的读书人。
每年这些读书人考试的时候,是最挣银钱的,家里正缺银钱,可得抓住这个时机,多拉几个人多挣一些。
这一趟送到府城后,陈如松就没再继续,一是或许没有这么晚还不来府城准备的读书人,二是儿子如今也还十三岁,单独一个人在客栈住着,他也不那么放心,临近八月,他还是守着儿子为好。
院试的放榜日要比府试晚一些,参考的人更多,积年的老童生不少,是以在府城待的时日要比之前长一些。
儿子这一场考试,杨稔不太抱希望,儿子不是天纵奇才,只是较为勤奋刻苦,先生虽夸过儿子聪明,可大多数学生,只怕先生都会夸。
让儿子去考,也只是想让他经历一场,心里有个底,日后好考一些。
还有一个就是,公公去年又病了一场,不是小病,是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年轻身子骨健壮无事,如今老了就不行,拖了大半月才好一些,能走动,可与往日相差甚大。
杨稔是担忧公公今年有什么不好,若是今年不考,万一明年不能考,后年又没有院试,那儿子不得拖到十六岁才考。
第一次考都是没什么准备的,府试都不能一次考过,更难的院试只怕也不会,那么十七岁再考,若是还不过就得等到十九岁。
这还只是考秀才,就要这么些年,杨稔期望的不是儿子止步秀才,她希望儿子考上举人,甚至更进一步,一个考秀才拖六七年,太长了。
今年考了,心里能有个底,明年能考最好,不能考也比一次没考要好,在家里苦读也能找到该苦读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