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55节(6 / 7)
杨母担忧道:“那你这又怎么办呢?”
几个月大的孩子,一个都还不好带,何况是两个,有个人帮衬到底好太多,光是一个人可难熬了,偏偏她如今又走不开。
“如松少卖一些,每日多在家里帮忙,如今只能这样了。”
“小景要是女孩,这会就能帮到你很多了,当初你几个弟弟,你都能帮着带的。”
“他要是女孩,我这会也不愁这个,不会搬到县城去。”本是为了儿子读书才搬去的,若是小景是女孩,不能科举,她跟自家男人这会不会搬去县城,也就不愁两个孩子难带了。
“要我说,头胎生个贴心的女儿才是好事,只是时人个个盼着生儿子,我当初也祈祷你头胎定要生个儿子,免得你公婆不满。”
杨母的想法与大多数人不同,都说生儿子好,是好,能帮衬家里,可也不是那么好,儿子有了儿媳就只知道顾小家,爹娘如何根本不关心,只有女儿,虽然嫁出去了,可时不时会关心当爹娘的怎么样。
“儿子女儿都好,生都生了,这会说这些也没用。”小景虽不是女儿,可也贴心的。
“都好都好。”想到小景乖巧的样子,杨母也不再说。
杨稔回去时不是一个人,有杨小弟送,杨母说给她的准备了一些冬笋,新鲜的有大半背篓,还有一大包晒干的竹笋。
萝卜白菜又占了一麻袋,这样多,杨稔本想拒绝,杨母却不容拒绝,将东西装好就喊小儿子背上送去,根本不用杨稔来拿。
第82章 了解
第二日, 驴车上载满东西后启程,很快,一家人就到了县城。
开春米糕不算好卖, 过年大家都吃了好东西, 况且年前许多人家都会买米糕给孩子吃,孩子吃了个够,这会也就不馋了。
不忙,小景也就没跟着去, 而是在家帮他娘的忙。
↑返回顶部↑
几个月大的孩子,一个都还不好带,何况是两个,有个人帮衬到底好太多,光是一个人可难熬了,偏偏她如今又走不开。
“如松少卖一些,每日多在家里帮忙,如今只能这样了。”
“小景要是女孩,这会就能帮到你很多了,当初你几个弟弟,你都能帮着带的。”
“他要是女孩,我这会也不愁这个,不会搬到县城去。”本是为了儿子读书才搬去的,若是小景是女孩,不能科举,她跟自家男人这会不会搬去县城,也就不愁两个孩子难带了。
“要我说,头胎生个贴心的女儿才是好事,只是时人个个盼着生儿子,我当初也祈祷你头胎定要生个儿子,免得你公婆不满。”
杨母的想法与大多数人不同,都说生儿子好,是好,能帮衬家里,可也不是那么好,儿子有了儿媳就只知道顾小家,爹娘如何根本不关心,只有女儿,虽然嫁出去了,可时不时会关心当爹娘的怎么样。
“儿子女儿都好,生都生了,这会说这些也没用。”小景虽不是女儿,可也贴心的。
“都好都好。”想到小景乖巧的样子,杨母也不再说。
杨稔回去时不是一个人,有杨小弟送,杨母说给她的准备了一些冬笋,新鲜的有大半背篓,还有一大包晒干的竹笋。
萝卜白菜又占了一麻袋,这样多,杨稔本想拒绝,杨母却不容拒绝,将东西装好就喊小儿子背上送去,根本不用杨稔来拿。
第82章 了解
第二日, 驴车上载满东西后启程,很快,一家人就到了县城。
开春米糕不算好卖, 过年大家都吃了好东西, 况且年前许多人家都会买米糕给孩子吃,孩子吃了个够,这会也就不馋了。
不忙,小景也就没跟着去, 而是在家帮他娘的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