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49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如松想不到媳妇这样早就想周岁宴这事了,还太早,可以先搁置一会。

  “你心里有数就行。”是还太早,杨稔只是这会想到了就提出来。

  两个孩子取了名,日子也没什么不同,照常生活。

  从前的绣帕子荷包这个进项,从干旱到现在一直没恢复,县城的人基本都是用自己做的,有闲钱的都是大户人家,要买也看不上一般的做工,都是买专门有技艺的绣娘绣的,是以普通的帕子荷包不好卖。

  是以杨稔每日做完家里要做的活计,就忙着打理院子里的四块菜地,这可是自家一个冬季的菜呢。

  今日小景放学后,杨稔从他口中得知一个好消息。

  “我们先生说,如今天灾过去,东西的价钱都降回去了,明年的束脩就也降回去,每月三百文。”小景认真的将今日先生交待的事情说出。

  “真的呀?”虽说自家如今挣的不少,可能少出点银钱谁会不高兴呢。

  “是的,先生亲口跟我们说的。”小景确认道。

  “好,娘知道了,小景去温习吧。”算上小景的每月的束脩,自家每月的花销是小一两,因为基本日日都要买肉吃,才有几百文的花销。

  这会儿子的束脩少了两百多文,一年就省下了二两多呢,这样一算,杨稔心情愉悦了。

  将消息告知晚归的陈如松,他感慨道:“如今咱们挣了银钱,这一月少几百文的花销,我怎么心里就没太大波动了呢。”

  “那是你,我还是高兴的,一月少两百多文,一年就少花二三两银钱呢。”杨稔是个精打细算的,这每月几百文,一年几两银钱她还是看在眼里的。

  “那这样算算还是能省不少的。”二三两银钱陈如松自然还是在意的。

  “说起束脩,镇上那两家私塾不知如今是个什么光景。”一家胆子大敢敲诈,一家也不厚道,收的比县城还高,也就打量着不少人不去县城,又或是不好去县城私塾,才敢如此行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