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如松赶紧制止媳妇的想法,若是买来租出去是很容易,可要卖出却不是一下就能行的,万一急着用银钱,那不得抓瞎啊。

  “若是府城便不用愁,租房子卖房子都紧俏,日后若儿子出息到那地步,咱们能到府城生活,有闲钱多买几座房子才是最好的。”陈如松发出感想。

  “那这银钱该怎么换?直接去多出些银钱换我是不答应的,太亏了。”杨稔问道。

  “换成银票吧,咱们去最大的钱庄存。”陈如松对银票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当时不同意媳妇说的换银票是不安全,但这会想到人家大户人家都是用银票的,可见是安全的。

  “那得了解了解怎么存,银票银票,怕是银子的票,咱们这铜钱不知道怎么收的,万一也是按着一两银子要多换些铜钱可更亏了。”杨稔之前也是不大懂的,只是觉得小山一样的铜钱该找个地方安置起来,放家里目标太大,这才提议换银票的。

  “我明日去打听一下,这铜钱换银子要多收一些铜钱,可日常花用,用银子付钱补铜钱时也不会多补,可真亏,什么时候改改就好了。”陈如松叹息道。

  “银子比铜钱高贵些。”杨稔想到,同样的一吊钱和一两银子,谁都会选银子,是以一两银子比一吊钱值钱她是觉得没错,但要让她换她就不舍得了。

  第二日一早,父子俩启程去县城,路上小景拿着书复习,早上先生会抽问,他昨晚记了,如今再记一下,免得等会忘记。

  县城最大的钱庄是钱家钱庄,送儿子去私塾后,陈如松就去打听。

  钱庄虽然大部分的客人是商人以及大户人家,但平民百姓也是有一些会来存取的,是以会有人解答入们对钱庄的问题。

  陈如松很快就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今日他没载村民,是以出来后就直接驾车回了家。

  一进门,陈如松就说道:“媳妇,我打听清楚了,钱庄有存铜钱的票和存银子的票,存进去什么日后取出来就是什么。”(私设)

  “也能换成银子,按日常铜钱换银子那样来换,这银子的银票在有钱人家家里是常用的。铜钱的算是钱票,不叫银票,咱们存进去,存多少就有一张多少铜钱的单,日后要用就凭这个单取出来。”

  “能存就好。”马上就能将家里的铜钱安置好了,杨稔稍稍松了口气。

  但马上又得惦记着了,因为陈如松接着说到了存铜钱进钱庄的要求,“存进去不是不花钱的,存一吊钱,取出来就少三十文,只有九百七十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