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4节(4 / 7)
但也得叮嘱一下,“小景,爹有个要求,你去县城私塾的事先不要告诉你的同窗和先生,等最后一日再说,你能做到吗?”
最好还是先别让冯先生知道,免得生出事端。
小景不明白,不过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答应下来,一脸乖巧道:“好,我不说。”
小景继续上学,这天气也如那日老人所说,下雨了。
这雨还不小,连下了好几日,路上都湿漉漉的,走路很不好走,出去一趟能带着厚厚的一层泥土回来,但刚过干旱不久的人们看着却是高兴的。
“这会子田地没有庄稼,良田要养着,咱们便将旱地都利用起来吧,种些蔬菜在县城摆摊卖,正好过些时日我也是每日要送儿子去县城私塾的,十分便利。”陈如松记得之前媳妇就说要种些什么。
“到时你每日早上送小景去县城,还能载几个人来回收些车费钱,再摆个摊,家里的进项就源源不断了,兔子这会也能养了。”杨稔应和着。
“是了,再过些时日有兔子卖了,咱们便先买半大的兔子,一公一母养着,只等他们繁衍开来,家里就又宽裕起来了。”这会离蝗灾过去有大半月了,又下了雨,过些时日山上就会长出嫩草,再过些时日,猎户就又能猎到兔子了。
夫妻俩商量着都兴奋起来。
“咱们种三种蔬菜,白菜种一块地,芫荽(香菜)种一块地,白萝卜也种一块地。”都是秋季要种的蔬菜,最好种,杨稔觉得大家都种的,虽然可能没那么好卖,可种这些好种,种别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很是,种这些咱们熟悉的好种活,咱们还能种蒜,蒜苗也是好卖的。”陈如松也是与杨稔同样的想法。
雨停后,夫妻俩付诸行动。
之前烧地已经翻过一次地了,这会只要稍稍挖一下松松土便好。
只是家里的菜种不够,各家也都只留了一小块田地的种子,也不好去借,只好镇上买。
这会菜种也贵,四亩八分的菜种也不是个小数目,三种菜种都是一个价格,自家的菜种就种在院子里,是以种在地里的都要买。
↑返回顶部↑
最好还是先别让冯先生知道,免得生出事端。
小景不明白,不过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答应下来,一脸乖巧道:“好,我不说。”
小景继续上学,这天气也如那日老人所说,下雨了。
这雨还不小,连下了好几日,路上都湿漉漉的,走路很不好走,出去一趟能带着厚厚的一层泥土回来,但刚过干旱不久的人们看着却是高兴的。
“这会子田地没有庄稼,良田要养着,咱们便将旱地都利用起来吧,种些蔬菜在县城摆摊卖,正好过些时日我也是每日要送儿子去县城私塾的,十分便利。”陈如松记得之前媳妇就说要种些什么。
“到时你每日早上送小景去县城,还能载几个人来回收些车费钱,再摆个摊,家里的进项就源源不断了,兔子这会也能养了。”杨稔应和着。
“是了,再过些时日有兔子卖了,咱们便先买半大的兔子,一公一母养着,只等他们繁衍开来,家里就又宽裕起来了。”这会离蝗灾过去有大半月了,又下了雨,过些时日山上就会长出嫩草,再过些时日,猎户就又能猎到兔子了。
夫妻俩商量着都兴奋起来。
“咱们种三种蔬菜,白菜种一块地,芫荽(香菜)种一块地,白萝卜也种一块地。”都是秋季要种的蔬菜,最好种,杨稔觉得大家都种的,虽然可能没那么好卖,可种这些好种,种别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很是,种这些咱们熟悉的好种活,咱们还能种蒜,蒜苗也是好卖的。”陈如松也是与杨稔同样的想法。
雨停后,夫妻俩付诸行动。
之前烧地已经翻过一次地了,这会只要稍稍挖一下松松土便好。
只是家里的菜种不够,各家也都只留了一小块田地的种子,也不好去借,只好镇上买。
这会菜种也贵,四亩八分的菜种也不是个小数目,三种菜种都是一个价格,自家的菜种就种在院子里,是以种在地里的都要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