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0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丧气。

  “幸而这两年的粮食都留着,咱们一家三口消耗的粮食不多。”陈如松喝着粥,想到村里好几户人家已是一日一顿了,自家还能吃上两顿,便庆幸不已。

  “可家里的粮食撑得过这两年,若是......”杨稔欲言又止。

  陈如松知道妻子未说出口的话是什么,“不会一直旱着的,若真是连着几年干旱,朝廷总有办法的,不会不顾咱们的死活的。”若是百姓饿死,那各地的起义可就不少了。

  “希望如此。”虽然自家有粮,村里大多数人家也有存粮,可那些人家人口众多,粮食的消耗快,比自家消耗快,若是到了银钱也买不到粮食的时候,说不得会发生抢夺的事情。

  想到这,杨稔嘱咐道:“若是有人来借粮,你别借。”

  “这是自然,媳妇你放心吧,你男人是什么样的你还不知道。”陈如松一脸自信,他还想跟媳妇叮嘱这事呢。

  这一年果然种不出什么粮食,基本是颗粒无收,连芽都难发,何谈收获。

  如今家里的一日两顿,与之前的一日两顿不大相同,早饭大米粥晚饭白米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早上是野菜粥,晚上是稠一些的粥,再炒一个有油的菜,混着几片腊肉,一日就这样勉强过去。

  青菜也难种活,家里的兔子也养不活了,只得都杀了风干留作储备粮,还有鱼,大的都捞出来风干,太小的倒到水位下降许多的河里,这样它们或许还能活下去一部分。

  家里的粮食都够,肉也够,只是村里不少人都瘦了不少,自家自然不能显眼,于是一日三餐的伙食便慢慢降下来了,家里的牲畜只剩下鸡了,只有三只母鸡,其余的都杀了炖着补身子了。

  但这仅有的三只鸡也没什么粮食吃,并不太能吃饱,一日都不一定能下一个蛋,若是有,便将记得打了混进早上的粥里一起煮着,算是沾了点荤腥。

  到了年底,依旧是干得很,有个好消息是朝廷免了干旱地区的税,让所有农民心里稍微轻松些许。

  听说干旱之后便会有蝗灾,杨稔没经历过,陈家二老经历过,只是他们当时也不大,只有几岁,记忆并不深刻,但都说要小心。

  村里有些老人经历过,有些在当时已有十来岁,印象深刻,蝗虫蜂拥而至,啃食了树木庄稼,所到之处几乎不剩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