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架驴车去县城,驴车上能挤着坐八个人,一人来回是两文, 便有十六文。

  除了这个, 驴还能耕田,等春耕时租出去每日都有一些收入。

  “除了这两个,咱们还能买个石磨,帮村里的人磨米面, 村里之前就一头驴, 也没做这个,咱们磨米面都是靠自己的力气或是背去镇上, 若是家里有个石磨, 驴子磨得快,一下就好了, 村里人定然有人不想费力气而来咱们这磨的。”陈如松建议道。

  “好呀,买来也方便咱们自家。”之前磨米面都是男人去操心,是以杨稔一下并未想到这些。

  应下后杨稔忍不住笑道:“这驴子可真是没得歇了。”

  “买它回来就是用的,咱们给它吃好住好就行了,不过也别让它太累了。”

  “这是当然。”花了不少积蓄买下的呢,可得珍惜些。

  石磨很快就到位,驴子开始劳作。

  过了些日子, 桃子成熟了, 家里地边就种了一棵, 只是种在外面的果树,每到即将成熟时,许多小孩子就会去偷偷摘了,是以真正能熟了等到杨稔过去摘时已经没几个了。

  总共就七个桃子, 杨稔吃了一个,给自家男人留了一个,剩下的留给儿子吃。

  再过几日,杨稔坐着自家的驴车去县城了,这是她第一次坐自家新买的驴车,感觉与从前坐别人的驴车是完全不同的,坐着自家的驴车,心里有种踏实感。

  只是杨稔却没办法与自家男人诉说这些感觉,因为驴车上还有七个人,陈大嫂也在驴车上。

  “嗨呀,这驴车可真好,这十六两花得可真值。”陈大嫂也是第一次坐这驴车,农家普通妇人是几月难去一次县城的,基本有什么缺的就在镇上买了,除非是镇上没有的,要去县城买,也要凑了好些东西要买才去县城,毕竟来回两文的车费虽不贵却也不算便宜了。

  不过陈大嫂坐车自然是不收的,看着这结实宽敞的驴车,陈大嫂心里觉得,三房买这驴车的钱,怕不是有自家的份吧,哪里就那么容易分家三年多就买地又买驴车了,二十多两,哪里存下的?

  “三弟妹,嫂子可真羡慕你,这既是买地又是买驴车的,家当添了不老少,爹娘可没少帮忙吧。”分家后,陈大嫂的大方是再也装不下去了,心里想什么也直接说,算是直来直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