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6节(6 / 7)
钱家鱼铺确实还行,“那这几样鱼的鱼苗是怎么卖的?”陈如松开始问价。
“这鱼苗,是一竹筒一竹筒卖的,一竹筒五六十条,卖一钱。”(私设)
冯掌柜的话音刚落,陈如松惊呼:“这么贵?”杨稔也不由露出赞同的眼神。
两文一条,买回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算养活一半,那就是四五文一条,还得养上大半年,难怪镇上没人养。
夫妻俩的反应在冯掌柜的预料之中。
“二位别惊讶,我家这鱼苗也是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可不是去大海一捞就有的,自然不便宜,不过二位,我们这还有另一种买法,便是半价卖出,但是日后鱼养成了,要卖一半到我们铺子。”
“卖一半给你们?”陈如松语气迟疑。
“是的,如果有多的我们都收,按一斤六文收,这个价不低,客官摆摊卖一条鱼十文,有一斤多快两斤重,还不如卖到我们铺子,还不用帮忙杀鱼,这鱼苗的价格还能少一半。”
冯掌柜语气很有诱惑力。
“那少了呢?”杨稔问道。
“若是少了五条以内,便不要紧,少了五条以外,除去卖给我们鱼铺的鱼,鱼苗算半价,其余的便是按原价算。”
“这样,我们先考虑一下。”陈如松冷静道。
出了铺子,杨稔建议:“多问几家吧。”虽然钱家确实口碑好些,可也是商人。
“这是自然的。”陈如松点头。
将县城的鱼铺都问了个遍,鱼苗的价格确实相差不了多少,不过各家都有出招揽收鱼的优惠。
↑返回顶部↑
“这鱼苗,是一竹筒一竹筒卖的,一竹筒五六十条,卖一钱。”(私设)
冯掌柜的话音刚落,陈如松惊呼:“这么贵?”杨稔也不由露出赞同的眼神。
两文一条,买回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算养活一半,那就是四五文一条,还得养上大半年,难怪镇上没人养。
夫妻俩的反应在冯掌柜的预料之中。
“二位别惊讶,我家这鱼苗也是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可不是去大海一捞就有的,自然不便宜,不过二位,我们这还有另一种买法,便是半价卖出,但是日后鱼养成了,要卖一半到我们铺子。”
“卖一半给你们?”陈如松语气迟疑。
“是的,如果有多的我们都收,按一斤六文收,这个价不低,客官摆摊卖一条鱼十文,有一斤多快两斤重,还不如卖到我们铺子,还不用帮忙杀鱼,这鱼苗的价格还能少一半。”
冯掌柜语气很有诱惑力。
“那少了呢?”杨稔问道。
“若是少了五条以内,便不要紧,少了五条以外,除去卖给我们鱼铺的鱼,鱼苗算半价,其余的便是按原价算。”
“这样,我们先考虑一下。”陈如松冷静道。
出了铺子,杨稔建议:“多问几家吧。”虽然钱家确实口碑好些,可也是商人。
“这是自然的。”陈如松点头。
将县城的鱼铺都问了个遍,鱼苗的价格确实相差不了多少,不过各家都有出招揽收鱼的优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