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4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家能存二十多两的银子,是多亏了最近这些年风调雨顺,朝廷也安稳,税收一直不高,田地产出也一直稳定,但是灾害几乎隔一段时间就出现,所以光靠种田很不保险。

  杨稔抱着儿子,仔细思索着有哪些赚钱的方法。

  家里有五只下单的母鸡,每天三到五个鸡蛋是有的,但是她才生了孩子不久,她和孩子都需要营养,所以每天每天的鸡蛋基本都被她自己包圆了,没有收益。

  院子里的青菜(丝瓜南瓜豆角小葱韭菜)刚刚种上,现在吃的还是分家时分得的菜地,只够自家吃,两只猪仔也是才养的,年底才能见到收益。

  看来短时间她还是靠着绣帕子荷包生存。幸好当时对绣花有兴趣,跟着学了刺绣,否则是真的难。

  这些天陈如松在帮着族里一个堂叔建房,包了三餐,菜色也不错,所以家里的粮食只有她一个人在吃,消耗不大,可惜因为建房消耗了太多粮食,撑不到秋收,过上一两个月就得买粮食了。

  大房没建房,粮食应该还有不少,到时候就直接买他们的,当地人都有存粮的习惯,有条件的基本会存上一年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陈家自然属于有条件的,当时分家,分到的粮食如果只有他们夫妻俩吃的话,可以吃到过年去,不过建房来了那么多人,饭量大的很,所以消耗很大。

  趁着儿子睡着了,杨稔加紧速度,争取多绣几个荷包。

  傍晚边,陈如松回来没多久,陈大兴过来了。

  杨稔刚刚吃过晚饭,逗着儿子玩,陈如松正在厨房给她洗今天早中晚吃饭的碗筷。见到公公,马上起来招呼。 “爹,您过来了,快坐。”

  陈大兴摇手,“不用起,你抱着石头的,坐着就行,老三呢?”

  “哦,舀水准备洗澡呢,您坐,我去叫他。”当然不能说在洗碗了,幸好从外面看不到厨房里面。

  陈大兴点头,端坐着等儿媳把儿子喊过来。

  第7章 取名,旧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